中国武术入奥策略新探
——柔道运动发展的启示

2020-10-23 14:04牛健壮万绪鹏于雪梅
武术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柔道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牛健壮 万绪鹏 刘 洁 于雪梅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71;

2.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48;

3.西安财经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100

1 前言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中国武术的精彩表演,不仅震撼全场,更是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传统武术,使得武术第一次与奥运会有了近距离的交流,这为中国传统武术入奥奠定了基础。但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武术的国际话语权并未提高。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发展就会被遗忘和取代,为了能够尽快让武术加入国际化舞台和奥运会,就必须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2020年1月8日武术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入奥迈出第一步。而反观日本柔道经过“由术至道”的转变,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改革,逐渐由技击术转变成体育形态的柔道,早已成为奥运会大家庭的一员。因此提高武术国际话语权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进入奥运会,并且得到国际体育组织的认可。中国武术未能成为奥运会比赛的正式项目,不仅需要我们去寻找如何将武术传播国际化,而且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应如何找到适应国际潮流的武术发展模式,并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全方位实现武术功能,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中国武术入奥的必要性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比赛项目最广、参赛国家地区及参赛人数最多的体育盛会,是融合世界体育之精华的体育运动,伴随着其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其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一旦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对于它所代表的国家和该国家文化所带来的全球性的宣传效果,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及的。中国武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被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国外许多人最早接触中国文化是从“功夫”开始的,虽然传统武术源于中国,但又属于世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迫切需要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唯有登上这个最受全球人民关注的舞台,中国武术方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而中华文化也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之中。

3 中国武术未能入奥的因素分析

3.1 武术的技术内容过于庞杂

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风格多样的中国传统武术开展了全面的挖掘梳理工作,经过考证其风格独特、流传至今的有129个拳种,同一个拳种又有多个门派。导致武术技术动作很难统一,为此我们必须对武术技术进行筛选和提炼,并将传统武术套路进行精简和规范,才能更好的推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3.2 武术理论研究跟不上现代体育的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及武术练习者应当把武术理论的研究放在第一位,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较,中国传统武术缺乏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依据,我们必须遵循武术理论是先导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3.3 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内涵,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源于西方文明,属于典型的开放性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二者须经过长期的相互交流,才能降低不同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矛盾。从表1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会新增项目以西方国家运动项目为主,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的烙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中已是根深蒂固。

表1 历届奥运会新增项目一览表

3.4 缺乏严格的评判体系

中国传统武术跟拳击、跆拳道等项目相比较,劣势主要表现在缺乏严格而具体的评判体系,武术比赛所体现出的是运动员自身的形体美和武术所要求的造型美的完美结合,最重要的是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运动员的内在神韵,也就是所谓的“精、气、神”。传统评分标准中所提及的“精神饱满、节奏鲜明、风格独特”的概念,量化的标准的制定有待商榷,从而导致了武术比赛的公平、公正受到质疑,这成为阻碍武术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

3.5 世界各国武术运动开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作为武术运动的发源地,习武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很深,技术水平自然较高,而在国外,虽然中国已在世界各地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有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但真正练习武术的人并不多,高水平队员更是凤毛麟角,显然这达不到奥运会所要求的普及度。而中国作为武术的发源地,相较于其它国家、地区优势相对明显,传统武术项目进入奥运会,自然将会受到众多其它成员国的不满和反对。

4 柔道入奥方式方法

4.1 “由术至道”的体育化转变

柔术由柔道的改变是其内容和目的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以健身“体育”为基石,重视“修心”为目标,使健身和修心互相作用,并将二者融合在柔术之中是柔道的主要特点。柔道运动在整个体育化进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奥运会的要求,增强了柔道的安全性、观赏性以及易判别性。

4.2 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自1911年开始,日本开始试图将柔道引入中小学教学,1931年柔道正式成为中等学校的必修课,柔道进入学校使其得到了稳定的传播,柔道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使柔道在日本民族体育的传播与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优势。

4.3 成立并健全研究机构

嘉纳治五郎创建的“讲道馆”,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柔道的研究中心,1958年日本成立“柔道科学研究会”,吸纳了医学类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柔道家和体育家等等作为会员,他们为进一步提高柔道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柔道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4.4 以柔道协会等组织实施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为了向世界普及讲道馆柔道,增进柔道家之间的友谊与交往,1948年、1952年分布成立了欧洲柔道协会和国际柔道联合会。国际柔道联合会通过各个会员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将柔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柔道的国际化发展。

4.5 针对奥运会进行相关技术限制

柔道作为踢、打、摔、拿俱全的格斗技术,为了能够适应奥运会的比赛要求,通过严格而细致的技术限制,明确规定现代竞技性柔道的竞赛方式只能是摔法,这是其适应奥运会的针对性举措和保障。

5 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对策

5.1 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

要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方式优势,利用网络传播的巨大推动力,建设多种语言切换、内容丰富、趣味性高、实用性强并支持直播与信息反馈的网站。此外,我国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孔子学院,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此契机,将中国武术列为孔子学院的必修课程来传授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从而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同时还可以拓展武术的高层传播面,无论对武术自身发展,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5.2 重视武术理论体系研究

国家需加大对武术理论的系统整理和分析,进一步增加对武术科研的投入,加强武术教育理论水平研究,确保科研成果能够为武术自身的发展增强动力,并结合社会发展,努力开拓出适合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3 加强中西方体育文化沟通与交流

中国武术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完善武术法律、法规,依托现代传媒技术积极组织各类武术活动,从而达到向社会乃至世界宣传武术的重要性目的,从而进一步拓宽国内外沟通,促进武术思想和观点的深层次交流。

5.4 制订可操作性强、与现代竞技比赛相适应的竞赛规则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需完善武术裁判规则和武术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武术竞赛产业,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量参数及监控系数,不断完善武术竞赛的评分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并且降低评分的主观因素,努力实现武术比赛评判的各项指标标准的客观与量化,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为武术运动技术的突破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5.5 加强武术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需积极建立武术双语课程,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训,条件优秀者可选派国外的体育院校进修,被派出去的教师除了需在语言上过关之外,还应该对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风俗习惯及学员等情况有所了解,且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以妥善处理国外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5.6 成立武术培训基地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武术培训基地,提供优秀教练员和一定的专业器械,依托培训基地实现中国武术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在全世界各地培养武术裁判员和武术教练员,全力推广武术段位制,以吸引更多的人练习武术,从而形成尚武崇德、习武健身的好习惯。此外,国家要有计划地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武术教育事业,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使其回国后成为推动当地武术运动发展水平和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主力军。

5.7 积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积极借鉴日本柔道的经验,走向产业化道路。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产业已初步形成覆盖面较宽、门类较为齐全、经营方式相对灵活和效益前景可观的良好发展形势,还需要进一步在比赛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上不断努力,使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切实扩大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柔道中国武术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