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艳 曾强
摘 要: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促使全新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具体及实际的教学中,高中班主任教育职能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需要作出改变,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积极转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本文从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践中融入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并提出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融入价值
引言
高中对学生来说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会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高中班主任对于学生成长道路的影响颇深,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融入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让德育与教育并肩齐行。班主任要从德育教育、学生德育水平以及管理措施几方面共同开展,促使德育教育本身得到快速发展,学生德育水平也会相应提升,同时班主任管理难度系数大大降低,因此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实现有益因果循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1 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价值
1.1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班主任的管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方方面面都产生直接影响,正因如此,班主任在管理时的行为和语言会对学生造成深刻影响,再加上与其他任课老师相比,在高中生心里班主任的地位较高且权威较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有着较强效果。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言行进行引导实现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快速提高,例如学生出勤率、言行举止、个人卫生等与班主任工作紧密相连,在这些与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的具体事项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到各个环节中。从现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工作出发,可以发现班主任大多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德育教育理念渗透,然而这种理念渗透并不系统且不完整,再加上班主任本身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差,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并未产生实际反响,这表明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之前必须对系统教育有清楚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德育水平,高中阶段的学生已有部分认知,对德育理念不陌生,通过班主任的言行渗透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印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理念,实现德育与教育一致同行。
1.2优化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管理效率。高中阶段的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再加上升学压力,使得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负担巨大压力,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情绪化特征较为明显,在具体实践中,高中生早恋、打架、逃课等现象并不少见,这些问题都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而这些行为便是德育教育不完善,甚至是缺失的表现。因此高中班主任管理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整体管理效果,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降低管理难度系数。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会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对其进行正确判断,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德育教育并不是空泛的爱国奉献精神,而是将这些精神落实于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三观,班主任管理渗透德育教育正是为了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后,能够以更加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因此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 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2.1制定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高中班主任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批判继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制定明确可行的教育目标,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水平。首先,高中班主任要规划长期教育目标,例如将目标制定时间确定为一个学期,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困境教育、坚强教育、意志教育的主题教育活动,高中班主任应恰当选择教育内容,确保其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全新教育宗旨,并保障其符合社会发展基本需求具有当代发展特色,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积极价值意义,而不是选择过于表面或假大空的教育主题,使教育失去其本身含义,同时高中班主任要依据主题目标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环节。简单以自我管理教育为例子,高中班主任可以规划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目标,从学生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特征出发,开展具体教育。从早操表现、值日情况、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入手,分环节为学生布置具体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快速清楚自己的缺点并改正毛病,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实现德育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教育目的。
2.2创建和谐班级氛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友好的班级关系和和谐的班级氛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加入德育教育时要以整个班级为主体,而不是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并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想法,具有主人翁意识。同时要把班级活动进行精细策划,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建立友好班级关系,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高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有放松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关于体育游戏、演讲比赛等自由化、丰富化教学活动,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加入到活动当中来,并在参与过程中充实自己。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和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个案的基本情况:张某某,男,高三学生。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不理想,基本上不和同学交流,与家长相处也不和谐,总是喜欢穿戴一些高仿的金银首饰,时不时地就会被班级干部举报,但是却可以组织某些文体活动,不需要老师操心。此时教师通过家访后发现:该学生父母忙于生意,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也没有加以约束,父母亲也没有对其予以适当的关爱,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父亲常常训斥孩子,导致父子关系紧张。所以此时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利用下课或者是业余时间找他谈心,熟知他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与他成为知心的朋友,继而为其指明正确的道路。
结语
教育改革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发出了挑战,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优化教育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将德育教育融入实际班级管理中,有效实现教育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整体德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刚.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学周刊.2019(15)
[2]刘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讨论[J].教育界.2020(32)
[3]王传硕.对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J].好家长.2019(49)
[4]陆生芳,郭玉芬.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