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22 10:23潘金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逻辑思维高中语文

潘金萍

摘要:语言作为体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构建和表达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批注阅读、思维导图、群文阅读法等教学手段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在语法解析、文章结构探索、作者感悟延伸等教学分析中实现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逻辑思维;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8-0037-01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文字感性表达的外表下存在着合理、严谨的结构逻辑,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发展下,要求:教师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使用能力,通過逻辑思维培养促使其得到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为革新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能力的提升,增强语言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进行了策略探讨,其中通过批注阅读法、思维导图法、群文阅读法等教学手段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创新,是基于学生思维发展展开的教与学。

1.利用批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分析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是集合读和写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渲染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分析能力,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语文古诗内容时,首先可以采用角色合作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就刘邦、张良、范增、项羽等人物进行合作表演,在顺利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文本将表现出人物个性特点的句子、语言文字等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如: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批注:此话只能出自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可以联想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典故针对项羽这一人物个性进行深化理解,可看出其刚愎自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批注:刘邦在项羽面前自称“臣”,称项羽为“将军”,言辞极恭敬。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是出于不自意,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的机智,以及他能屈能伸的性格。当项羽听到刘邦的话,认为自己错怪他了,但他没有直接说出“小人”是谁,而是非常自然地引项羽说出了告密者。由于刘邦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为下文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在席间舞剑也不表态,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等作了铺垫。然而项羽的优柔寡断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批注:立诛杀一词,表现了刘邦的坚决果断的性格特征,也解释了刘邦战胜项羽的必然结果。

通过批注阅读法的深入探索,使得学生通过语言字词,文本大意的综合理解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读和写中促使其得到高效教学。

2.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深入文章结构探索发展逻辑思维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理解文本,构建写作结构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分析语言文字,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合理联想。而思维导图法的运用就有效完善了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各个环节关键字词的构建连接,促使其形成思维回路,在文章结构探索分析中能够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雷雨》语文内容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文章结构探索分析,在导图设计中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如:

通过思维导图的展开,让学生结合文本追溯式的叙事手法写作结构就阶级冲突、人物冲突、内心冲突等展开分析,如周鲁两家父亲兄弟水火不容,突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四个三角爱情侍萍、周朴园、鲁贵之间的关系;周萍、周朴园、蘩漪之间的关系,在人物关系分析中体会情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当侍萍要求四凤远离周家的时候,四凤矛盾于爱情和母命之间。周朴园矛盾于亲情和权威之间,心里想要同妻儿接近,可是又不得不宥于家长权威,逼得蘩漪喝药,在人物内心冲突描写中使其进行人物性格分析,以此来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达到高效教学。

3.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在多文本分析中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那么,为实现其思维能力培养,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多文本对比分析中强化学生理解力,认知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城南旧事》这一文章内容时,是小说体裁,文章以深挚的情感和笔触将小英子的童年经历进行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那么,在教学的时候,为深化学生的人物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其对小说体裁类的文本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可以结合《阿Q正传》《项链》《红楼梦》等进行多文本阅读学习,在相同体裁分析中认知小说写作表达方式,在不同作者、不同事件的阅读思考中分析作者细腻的情感,感悟语言文字魅力。从而实现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多文本阅读心得进行记录,开展“畅谈会”在倾听和表达中提高其对文本的理解,促使学生得到思维培养。

总而言之,对高中语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可以利用批注阅读法、思维导图法、群文阅读法等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在激活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促使其得到语言文字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有效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逻辑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卜冬旭.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J].文理导航,2019(7):21-21.

[2] 廖双全.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初探[J].新课程(下),2018(9).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逻辑思维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