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2020-10-22 10:23魏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

魏萍

摘要:素质教育是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是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为全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责任。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智力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8-0012-01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課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不难发现班级中两级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它们对学习态度消极,性趣淡薄,缺乏信心,难以完成学业任务,是什么原因造成“学困生”出现,怎样来转化这些“学困生”?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对“学困生”采取放弃的办法也是对学生,家长和社会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因此,要施行和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实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的转化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习困难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困生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研究课题涉及的学习困难生概念特指狭义的学困生,即指智力水平虽无明显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较低而导致不能完成一般学生能完成的学业任务,达不到一般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学生。

2.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围绕缩小差距,均衡发展,依托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分析、摸底,逐步使学困生走出困境,得到一定的进步。我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 家庭原因。家长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子女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尤其是在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2.2 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以前学习基础、习惯较差,长期以来老师很少持之以恒的引导,是他们在学习上、行为表现上越来越落后,对一切毫无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谈话,加强学习习惯、思想和方法上的引导,并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

2.3 教师的原因。由于目前教师工作繁多,只能针对班上学生做总体要求,忽视了学困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困生对自己失掉信心,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反而毫无压力,更无动力。

2.4 社会原因。受父母务工、社会闲杂人员、大学生找工作难等社会问题的影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学不学一个样,考不考学一个样。”

3.针对成因,积累经验

课题组结合学困生实际情况,从心理疏导、习惯教育、基础性知识辅导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与思维导向,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次研讨总结了以下转化策略:

3.1 重视兴趣、信心的培养。教师要理解、尊重、关爱学困生在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抓住时机鞭策和鼓励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3.2 抓住课堂教学阵地,关注学困生。课堂是学困生转化主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上学困生的表现,提问、作业可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适时予以表扬和鼓。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教师如果也能像父母一样关心、理解他们,他们会更尊重老师。

3.4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困生眼里,往往觉得自己这也差、那也差,老师一定不喜欢他、不关心他,如果教师能特别关注这些学生,他们就会觉得教师很重视自己。

3.5 转化学困要有爱心、耐心,而且要持之以恒。部分学困生由于以前基础差,后来学的知识难以接受,学习越来越差,表现也退步,变得消极、冷淡。这类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对以前不懂的地方细致讲解,作业布置难度适当降低,批改要细,帮助他们逐渐进步。孔子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

3.6 强化心理辅导。对家庭原因、社会原因造成学困的学生,如父母离异、父母单身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理解自己肩负着将来改变这一现状的责任,使他们增强生活的意义,产生分发图强的决心。

为了使学困生有所进步,学习成绩有所上升,教师们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学困生尤其是多科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为了各科教师争抢的对象,教师挤抢时间导致学困生自我支配时间的严重缺失。当孩子被教师“轮番轰炸”、在各个教师之间奔忙时,那疲惫的身影真让人心痛!当然,我们理解和同情教师的无奈,设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哪个教师愿意这样做?但我们更希望大家考虑: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剥夺孩子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是否显得太过自私?学困生的转化不是靠教师个人努力能成功的,教师之间如若不加强协作和沟通,怎能使学困生有长足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希望行政也应加大管理力度,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能形成并充分发挥合力作用,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学困生学习,为切实转化学困生打好基础。

由此可见,学困生的形成,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多方面形成的,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成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也会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参考文献:

[1] 杨军.布鲁姆的教育理论及差生转化[J].外国教育研究.

[2]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让学困生走进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