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灵芝,艾 邸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失语、失认、视空间功能障碍等[1]。AD 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聚集形成神经炎性斑(老年斑)和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内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2-4]。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A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5]。Yuan等[6]认为细胞凋亡是引起AD病人海马神经元衰减的重要机制之一,且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是AD主要凋亡途径[7-8]。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逆转或者终止AD进展的药物。AD属于中医学“痴呆”“呆病”范畴。“痴呆”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症谟·癫狂痴呆》,在治疗上提出“甚者宜滚痰丸”,肯定了化痰法在痴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清·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提出了“呆病”病名,并分析指出“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据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治其胃气,则祛其痰涎,则呆病可愈也”。并在所著《石室秘录》中提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明确提出了痰在呆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胃气在痰形成和转归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且具有安全性高和副作用少的优势,因此,其对AD的干预机制也愈加受到关注与重视。中药的成分及作用机制较复杂,研究相对欠缺,而中药单体的成分较单一而具体,其研究较多而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干预AD发病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提出“水亏火旺,痰迷神窍”为AD的主要病机及“泻火补水,化痰开窍”法治疗痴呆病的理论观点,探讨中药单体石菖蒲-远志药对组分对Aβ诱导的AD细胞模型PC12细胞凋亡和钙离子浓度的干预作用,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
1.1 细胞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2 实验试剂 DMEM/HIGH GLOCOSE培养基,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Hi Horse Serum,胎牛血清,Aβ1-42,胰蛋白酶(0.25%)-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液,AnnexinⅤ/PI试剂盒,fluo3/am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 CO2细胞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速离心机,低温离心机,流式细胞仪,ND-1000分光光度计,荧光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移液器。
1.4 方法
1.4.1 PC12细胞培养 超净台内将PC12细胞培养瓶中的原培养液吸出,加入适量0.25%胰酶消化1 min,加入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重悬,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0 mL离心管中。950 r/min离心5 min,倒掉上清液,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重悬细胞,重复离心步骤。以5%胎牛血清、5%马血清、90%DMEM的完全培养液重悬细胞,按1∶3比例细胞传代,37 ℃,5%CO2条件下培养,待细胞长满后以3×105/孔密度接种于24孔板上。
1.4.2 分组及干预方法 实验分为α-细辛醚组、远志皂苷组、α-细辛醚联合远志皂苷组、空白对照组。α-细辛醚组加入α-细辛醚标准品,终浓度为20 μmol/L;远志皂苷组加入远志皂苷,终浓度为 100 μmol/L;α-细辛醚联合远志皂苷组加入α-细辛醚标准品终浓度为 10 μmol/L、远志皂苷终浓度为 50 μmol/L。PC12细胞复苏后接种于100 U/mL 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置于 37 ℃、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 d 传代 1 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β-细辛醚、远志皂苷及β-细辛醚+远志皂苷将细胞预处理0 h、3 h、6 h、12 h,然后与不同浓度的Aβ1-42共孵育24 h。
1.4.3 细胞凋亡率检测 采用Annexin 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收集细胞,PBS洗涤2遍,1×binding buffer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mL;取100 μL细胞悬液,加5 μL PI,5 μ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重悬细胞,25 ℃避光孵育20 min;950 r/min离心5 min,加入1 mL binding buffer重悬细胞;上机检测,以AnnexinⅤ+/PI-记为凋亡细胞。
1.4.4 细胞钙离子浓度测定 采用细胞流式术和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收集细胞,D-Hanks液洗涤1遍,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mL,每250 μL细胞悬液加入250 μL含有10 μmol Fluo3/am的D-Hanks液,37 ℃孵育45 min,孵育结束后用D-Hanks洗涤2遍,制备1 mL细胞悬液,上机检测。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19 nm。
2.1 菖蒲-远志药对组分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PC12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α-细辛醚组凋亡率低于远志皂苷组(P<0.05);α-细辛醚联合远志皂苷组凋亡率低于α-细辛醚组(P<0.05)。详见图1、图2。结果显示,菖蒲组分抗凋亡作用优于远志组分,二者协同有显著增效作用。
图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α-细辛醚组比较,#P<0.05。
2.2 菖蒲-远志药对组分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PC12细胞钙离子浓度均降低(P<0.01);与远志皂苷组相比,α-细辛醚组钙离子浓度降低(P<0.05);与α-细辛醚组相比,α-细辛醚联合远志皂苷组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P<0.05)。详见图3、图4。结果显示,菖蒲组分抗凋亡作用优于远志组分,菖蒲、远志组分联用有显著增效作用。
图3 荧光探针法检测钙离子荧光强度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α-细辛醚组比较,#P<0.05。
Aβ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是A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7-8],钙离子在细胞凋亡事件中起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通道开放导致钙离子内流,钙离子结合钙调蛋白(CaM)后连接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还原酶区和氧化酶区,激活NOS生成一氧化氮(NO)[9];另一方面,在海马神经元中,NOS通过PSD95蛋白与NMDAR锚定在一起,提高了兴奋性氨基酸信号激活NOS的效率[10]。NO可诱导线粒体膜电位减低或上调Bax和Bcl-XL蛋白,引导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启动Caspase细胞凋亡信号通路[11]。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正常情况下位于细胞膜内侧,当细胞处于早期凋亡时可转移至细胞膜外侧,AnnexinⅤ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特异性结合,通过细胞流式术可检测荧光素标记的AnnexinⅤ。PI能够穿过凋亡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核红染。将AnnexinⅤ与PI结合起来可以区分早期凋亡和坏死的细胞。fluo3/am是一种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探针,当穿过细胞膜与细胞内钙离子结合时,荧光强度可提高70~80倍,其平均荧光强度可代表钙离子浓度水平。本研究通过AnnexinⅤ/PI双染法和fluo3/am荧光探针检测PC12细胞凋亡和钙离子浓度,探讨菖蒲-远志药对组分抗凋亡的作用机制。
关于痴呆的发病机制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健忘》较早提出“健忘失事、言语如痴”是由“痰迷心包”导致;朱丹溪深入论述了痰浊致病理论,“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傅青主在《傅青主男科·癫狂门》中进一步提出中焦脾胃为生痰之源:“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生痰,痰迷心窍,反生癫狂”。肾气肾阳亏虚,津液失于蒸化而酿生痰浊。关于肾脏与痰的形成的关系,明代医家赵献可在《医贯·痰论》中指出:“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王伦亦进一步阐述了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与痰的关系:“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
菖蒲、远志是在古方和现代医学中用于治疗痴呆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菖蒲味辛,气温,可“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叶天士《本草经解》指出“菖蒲辛温为阳,阳主开发,故开心窍”。久服则“不忘不迷惑,阳气充而神明也”;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指出,“菖蒲辛烈疏通,开隧窍瘀阻,除神志迷塞”。《神农本草经》记载远志“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
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指出,远志“味辛,微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开心利窍,益智安神”。“辛散开通,治心窍开塞……补肾壮阳,敛精止泻”。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论》论述远志“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补不足,除邪气,益智慧,明耳目,宁怔忡,定惊悸,利九窍,治健忘,壮阳道,益精气,长肌肉,助筋骨”。而叶天士在《本草经解》中论及:“气温益阳,阳主开发,故利九窍……味苦清心,心气光明,故益智慧。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天君明朗,则五官皆慧,故耳目聪明不忘也。心之所之谓之志,心灵所以志强”。上述医家均明确指出远志苦入心经,温能滋肾,益智作用主要与温肾阳和清心火功效有关。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将远志功效和适应证概括为“宁心安神,祛痰开窍”,适用于健忘及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等,与现代医学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智能下降、精神症状相吻合。石菖蒲主要归心、胃经,偏于辛散,温胃化湿,以绝后天生痰之源;远志主要入心、肾二经,偏于苦降,温肾祛痰,以固先天肾阳之本,又可清降心火,二者相须为用,共奏化痰开窍、益智安神之效。菖蒲、远志合用可见于医家医书,《圣济总录》将二药组方名曰远志汤,用于治疗久心痛;《备急千金要方》和《医心方》中均载有开心散,在远志汤基础上再加人参、茯苓,用于治疗健忘;伍以龟板、龙骨,名曰“孔圣枕中丹”,用于治疗失眠、健忘、神志恍惚。张慧等[1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对药对石菖蒲、远志共煎物及单味药水煎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α-细辛醚和细叶远志皂苷在共煎物中的含量高于单味药水煎物;结合物呈现出与单体成分的显著差异,且在水中的溶解性明显优于单体成分。得出石菖蒲、远志共煎煮过程引起α-细辛醚和细叶远志皂苷产生了理化性质改变,促进了有效成分的煎出。本研究发现石菖蒲提取物(α-细辛醚)和远志提取物(远志皂苷)对AD细胞模型PC12细胞凋亡和钙离子浓度均有抑制作用,且石菖蒲提取物(α-细辛醚)优于远志提取物(远志皂苷),二者合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基于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观察,本研究提出“泻火补水,化痰开窍”治疗AD理论,探讨了菖蒲-远志药对组分对Aβ1-42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发现石菖蒲提取物(α-细辛醚)和远志提取物(远志皂苷)均可抑制AD细胞模型PC12细胞凋亡和钙离子浓度,且菖蒲-远志药对组分合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