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大才
摘 要:现如今,新课程已经悄然走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由此也确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更加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局限于传统,上课时教教材,走了“新瓶装旧酒”的老路,最终导致新课程理念成为“一纸空文”。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融入数形结合和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三个维度出发,具体地分析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更加强调落后教学行为的优化,知识传授倾向的转变,倡导教学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兴趣激发为出发点,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以促使学生学习真正有用的数学并从中实现全面的发展。所以说,面对这种巨大的变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针对现实教学情境和新课程理念的冲突来展开具体、创新、高效的教学实践策略分析,以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能。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却掌握了主导权和控制权,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从而逐渐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和惰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做出转变和创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并给足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勇敢地提出问题和质疑,参与并深入到自主探究过程中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时,在本节课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而本节课程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因此笔者将本节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带领学生预习简单的计算内容,第二阶段是开展新课程,两个教学阶段中,笔者都会设置学生们独立练习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会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题,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解答,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还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以此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积极融入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探究动力
数形结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数形结合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将抽象的数与具体的形进行相互转换。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由形知数,将图形变成代数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式,实现以形转数;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由数思形,赋予数量关系以图形意义,实现以数转形,从而将问题和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易行,提高学生的探究动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分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此,为了降低教学难度,笔者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组图形,然后对图形进行分解,在这个过程中,筆者会初步引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们认识到分数的价值,这时,笔者再将图形标记好数值,并演示分数中的计算过程。这样,笔者通过积极融入数形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动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拓展学生探究深度
小组合作是合作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可以直接改善和优化学生间的关系,拓展学生的探究深度和学习范围,优化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首先,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要素来对他们进行分组,保证每个组内包含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沟通和交流,实现思维上的碰撞与互补,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拓展学习思路和探究深度。
例如,在教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只会独立分析问题,当面对较困难的问题时,便会受到阻碍。所以,笔者在本节课程中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们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分析。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探究深度。
总之,新课程理念要实现真正的落实与践行,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观念、方法和策略,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积极面对并充分信任新课程改革的所带来的巨大转变,以更加主动的态势投入到改革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融入数形结合和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等先进教学策略的运用,来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实现新课改理念的真正落实,促进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毕丽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125.
[2]刘亚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5(1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