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

2020-10-21 21:51李勤
博鳌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李勤

内容摘要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关键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予以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1 引言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但是,在中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总结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2.1 实现两者的相互渗透、补充和促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教师需要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潜能开发,提高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1]。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也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大学生自觉解决各项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补充。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方面,不注重学生人格意识的培养,未针对学生个性心理、适应竞争等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

2.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教师需要引进现代化教学方式,注重测量、诊断、疏导和矫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社会对个体的道德需求、学生共同思想和行为问题取向,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思想培养、文化需求。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大家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大众媒体、精神文化和娱乐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3 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乏味,很难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针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更多趣味性的内容以演讲、辩论、课题、比赛和奖励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高职院校教师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知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重视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现代化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由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负责。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实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长期的发展中很多学生会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和抵触的心理,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符合实际,无法解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无用,出现了排斥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師往往会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理论,缺乏对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关注,无法结合现代化社会的变化和大学生个性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2]。现阶段,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很多高校开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融合。

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4.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职学生属于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特殊,告知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普查和分类工作的重视,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在新生入学初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个案分析,这样既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情况,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和德育。并且,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发现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在遇到这一情况时,教师需要根据问题类型、问题程度的差异性,合理地选择应对措施,为学生进行建议、指导和心理治疗,确保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心理问题,为学生塑造个性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另外,教师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4.2 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立德指的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人指的是高职学生的人格发展,两者是相互融合的。通常情况下,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直接决定着人格品质,人格品质发展又会对其道德修养带来一定的影响。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将其渗透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支持。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教师不能只注重一项教育,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4.3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教育效果的实现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息息相关,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获取更多的专业实践技能[3]。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培养模式,使教师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发挥出自身的以电脑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防范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将相关理论、教学方法融入各自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补充,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理想崇高的优秀大学生,高职院校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帮助学生摆脱自身的心理问题,实现高职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作者系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参考文献】

[1]李艳华,赵玉红,朱俊香.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策略[J].智库时代,2019(12):92-93.

[2]赵海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析[J].才智,2019(9):62+64.

[3]张力元.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7):296-29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