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性语言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应转变英语学习的方法。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论述。
【關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作者简介】田晶,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和语言。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生活,与人交流需要用到英语,重要的考试需要学好英语,所以懂英语、会英语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技能。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存在着许多弊端,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普遍不够重视,实际教学需要改变这个现状。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人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今社会环境要求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死读书就能有好发展的思想正逐渐被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所取代。自主学习能力是衡量全面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一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代表了这个人能否有效率有质量地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并将这项技能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轻松地将学校中学习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对待知识应该抱有主动接受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被灌输知识。
二、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1.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和观念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而改变,只是应用固定的一个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这十分不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观念对于教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2.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开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目的,但是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注度往往不够,往往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最终的教学成果。其实,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进行背单词、记语法这些机械性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有自主学习这些新知识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英语是一门需要勤加练习的学科,自主学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3.只注重课上的教学和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是有惰性的,因此,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很少会有学生进行课下的巩固练习和提高练习。教师的精力有限,也很难对学生进行课下的辅导。在此情况下,课下的自我学习对于知识储备和自身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些知识是教师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不能拓展和延伸的,这样的学习盲点只能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学生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解决,所以,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打破自身教学方法、观念的局限性。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给了教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紧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脚步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由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改为板书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寻素材,例如在课上放映与课文相关的英文原版电影,这样既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能够有效地掌握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一举多得。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有所改进。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精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的督促和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发掘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得教学目的能够有效实现。例如,鼓励学生开展每天自主背单词的活动,当学生自主进行英语单词的规律性背诵时,及时发现并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带动全班一起自主学习英语。
3.注重课外积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体现在学生能够在课下的时间进行自主选择的英语学习。英语学习指的不仅是课本中规定的课文单词,还包括看英文原版小说、欣赏英文原版电影、与外国人进行口语交流等新形式、新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知识学习,这些课外的积累对于英语这类语言学科的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延展思路,学生应积极进行自我约束,拓宽视野。自主能力是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能使英语学习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更是使人生路能够越走越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海龙.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8,(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