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
【摘要】 自2004年开始,我省的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化。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要“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孟子》中讲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就显得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就成为了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家国情怀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7-162-01
0
“家國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基本内涵包含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家国情怀和历史的关联性
(一)家国情怀的起源升华与各阶段历史具有不可分割性
(1)起源:家国情怀起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识分子阶级优越性的自我标榜。家国情怀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宗族伦理、个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是经历了战争失败、骨肉分离、国破家亡之后伤痛思维的沉淀。
(2)升华:到了近代随着士大夫的人文精神不断下移,士大夫精神在整个民族遭受苦难之后精神的重构,千锤百炼,浴火重生。家国情怀得到升华,带有很强的积极正面的意义。
(二)家国情怀是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质素和闪亮因子,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超越民族、意识形态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建设、国家统一、展现民族凝聚力方面都开始发挥作用。家国情怀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认知共同体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
(三)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观坏,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四)家国情怀是历史作品的内心
古代文人借诗言志、诗词歌赋成为他们表达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比如以战争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边塞诗,虽然诗人们对战争及边塞生活的态度可能不同,但我们大都能在诗中找到作者的家国情怀。
二、课堂教学融入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目前国家处在和平年代,国家安定富足,人们安居乐业,享受安康盛世。随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强大,年轻人对家国的认同越来越强烈。但正是因为在衣食无忧的和平时代,部分学生存在只关心自我,不关心其他的冷漠主义,缺乏家国情怀。同时在文化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网络多元化的今天,存在少数逆向民族主义者、不正确网络舆论等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误思想,敌视家庭和国家。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可或缺,而历史正是最有优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科目。
(二)协助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历史本身是非常厚重且枯燥的,如何让历史变得生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适当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生硬的历史知识变成鲜活的情感抒发。在一定的情感的触动下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随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生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形成爱家、爱国、爱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教学载体
(一)解析历史人物的作品诠释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的作品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是其情感的表达形式,教师应注重挖掘作品中爱家、爱国、民族认同等与家国情怀相关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二)穿插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家国情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导入,穿插历史人物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孙中山的生平故事。通过先生弃医投戎的人生经历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步步紧逼的历史史实。同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孙先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鞠躬尽瘁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使家国情怀有真实的故事依托,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教育效果更好。
(三)通过影像参观等方式深化家国情怀
课堂讲解中使用PPT,附加影像或者图片资料,深化学生印象。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片段,在发言中顾维钧讲“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铿锵有力的声音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瞬间迸发。也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遗迹,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看到中国古代的辉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
(四)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当代的时事热点。作为老师要善于例用这些鲜活的事例,找到它们与历史的连接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例如在讲到《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的民生思想时,就可以和当今政府关注民生的政策和事例相结合。通过国家的惠民政策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政策一切为了人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家国情怀教育一定是有依托的,可以是文字作品、实物,也可以是影像资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让附着在其中的家国情怀不知不觉的流入到学生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