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思考

2020-10-21 23:26吴方睿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中职语文产教融合

吴方睿

摘 要:目前,中职语文课程存在边缘化倾向,社会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仍存在歧视现象。学校、教师及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与普通中学相比,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以便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本文笔者根据近年来的中职语文教学经验,结合产教融合下的语文教学现状予以反思。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语文;教学思考

近年来,在我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与其他中职语文教师同样的问题。即: 不能从“教学”向“尚技”的功能过渡,使得语文教学对学生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有效的中职语文课堂就难以实现。众所周知,创新是教育教学的动力,没有创新,教学就很难与时俱进。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新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思考,努力为学生打造实用的语文学习平台。从近年来的教学实际看,中职语文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一定偏执,值得语文教师思考。

一、来自学校层面的问题归因及其思考

“产教融合”的提出已有数年,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产”与“教”的有效结合,值得认真思考。近年来,从重视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归因于对语文教学缺乏科学规划,就业方向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文化课教师评估机制。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值得思考。

1.对语文教学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根据各专业课程的情况,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开设量普遍偏少,每周开设两节课,甚至经常被专业课程占用。除了课程量少外,语文课程质量也不高,中职语文课被视为“选学课”。此外,学校对语文课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如何上好语文课,上什么内容,上的效果怎么样,目前还没有详细的规划。遵循书本或展示自己技能的教学没有标准。因此,学校层面应该对语文教学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2.就业导向不能促进语文课改

无论是哪门学科,应该成为未来就业服务。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缺乏科学的规划。专业实践不到位,导致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鉴于此,语文课堂教学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学生对所学专业失去了认同感。另一方面,专业实践不对口,让学生觉得没有开设文化课的必要。因此,学校层面也应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依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3.对教师评价缺乏系统性机制

许多人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已经很差。在职业学校,如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文化课的开设就不那么重要了。学校在对待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的评价上比较忽略。良好的评价体系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制定一套与自身语文教師相适应的系统评价机制。

二、来自教师层面的问题归因及思考

语文教师是“产教融合”的主要执行者,在“产教结合”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往往被忽视。即:语文教师摆脱不了教材的束缚,语文教师形成了借鉴普通中学的固定思维,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仍然过于强调基本文化知识的积累。中职语文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服务目标。

1.授课教师脱离不了教材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同样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语文的性质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知识的获取应该是在教学实践领域中得以实现。然后用教材的理论知识检验实践的可靠性。教学过程过度依赖课本,将陷入“照本宣科”困境。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敢于创新。基于当前的热点话题,结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开展教学活动。

2.听课教师形成普中固着式

近年来,从语文教师参与课堂评价活动的角度看,对课堂的评价,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仍然习惯于参照普通中学模式。即:以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对课本知识消化程度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它是否是一门好课。参照普通中学的标准来评价中等职业语文课堂效果,势必偏向主观臆断。虽然这两种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应该区别对待。所以,中职语文应该把重点落实到“尚技”与“知识”同等位置。

3.学生形成性考核缺乏有效性

如果没有针对中职语文过程评价形成的具体校本指导,则评价仍以知识积累为基础。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注重知识积累,忽视学习技能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当学生获得知识时,他们对学习的反应是一种排斥和心理抵抗,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被大大削弱。因此,中职语文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也不容忽视。

三、来自学生层面的问题归因及思考

与普通中学一样,中职学校的学生同样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产教融合”下的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即:什么样的学生要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的。然而,中职学生受到初中学习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被迫接受的学习模式。不能够从自身的实际从发,不能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在对自我评价时,以对课本所获得为标准。这种对普通中学学习现状的借鉴值得反思。

1.学生习惯了初中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中职生自我约束意识普遍偏低,未能养成自学的习惯。众所周知,学习习惯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初中时,很多同学依赖老师的提醒,处于被动状态中学习。进入中职学校后,被动接受现象依然普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新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产教融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2.认为产教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脱离实际

学生缺乏对“产教融合”的深刻认识。在许多学生看来,语文课应该只学习课本知识。除了课本中的知识外,企业文化与生产服务相结合能力的教学不应成为语文课堂的教学范畴。因此,改变学生对“产教融合”的认识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另一项任务,而不应该把这项工作看成脱离了教材内容。

3.学生自我评价以课本知识获得为主

在初中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引导下,许多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自我价值判断。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总是认为自己比一般高中的孩子逊色。他们总是回避谈论文化知识。因为他们总是认为不能消化教科书中的知识。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应该转变以获取课本知识的多少来评价自己能力的大小。

总之,“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地安排学生到工厂从事任意的产品生产。应该是让学生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在专业对口实践中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并学会独立思考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当然,语文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也应成为引领者。语文教师应更多地了解政策,并深入生产一线服务,完善自己的教学,让语文课更加规范。把学生放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让学生在企业文化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使语文教学更具实践性。在实践中,我们将认识到在企业生产实践对开设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学校对语文课程的科学规划和指导,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为面向市场就业所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洪吉.中职语文基于创新教学的实践思考[J].《成才之路》,2015(34):11-11.

[2]孙作琴.基于新课标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5(6X期):257.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中职语文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