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德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小学阶段被动的学习地位,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本文主要分析小升初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衔接方法。
关键词: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实践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在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初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应当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中主动的交流与探讨,从而为学生学习英语做出重要的贡献。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的过渡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过渡,开启新的学习阶段。
一、课前做好教学情境设计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情景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教材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将那些多余的不必要的内容删去,并且还要适当的增加新的有趣的教学内容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此借助情景教学的方式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What does he do?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当对这一节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通过备课可以发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What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 sister... do?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这些句型的意思,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通过利用学生好胜心的特点展开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再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中加强情境创设组织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备课在整个教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中教学是整个教学阶段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死板的,枯燥的教学情境改变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能够有效地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平等自由的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将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宽容,从而让学生能够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节内容时,在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日会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學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客人以及主人等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积极进行情境反思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并不标志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结束,教师必须要注重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省自己,例如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是否合理,教学情境的优点有哪些,又有什么缺点,学生的学习衔接是否到位,课堂设置的教学情境是否和课堂教学的内容密切结合等等,教师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努力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课堂教学提供经验,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学习与教学情境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革新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升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渡阶段,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努力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课堂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抓好小中衔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1):89.
[2]冉佳.初一英语课堂效率提升策略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