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敏
【摘要】知识经济的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倡导深度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如何通过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深度学习的主题时需要立足课标要求、围绕真实情境、紧扣地理核心、整合章节内容、创新授课视角,使课堂主题具备科学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深度学习 主题选取 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123-02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该学科后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核心素养的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人地协调观作为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义务教育地理課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据此,初中地理教学如何通过课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c在1976年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首次提出。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撰文提出,深度学习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归纳而言,深度学习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状态,学习者由浅入深地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又由深入浅地从学术情境中抽离出来并解决现实问题。李新等强调,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落实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引申,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培育密不可分。郭华教授对深度学习内涵的界定中,由教师制定的、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是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地理课堂如何选取恰当的研学主题以促进学生自主自觉投入深度学习,值得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深度学习的课堂主题时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立足课标要求
由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校课堂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因此类似于传统课堂的课题,深度学习的主题无论如何新颖夺目,主题背后的理念和其中的内容必须以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求为出发点和指导,即“万变不离其宗”。深度学习的“主题”区别于传统课堂的“课题”的地方在于,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题”是以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的,同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
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河流”一节中有关长江的教学为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为“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党和国家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导思想,整合教材内容与相关资源,制定“长江攻略——开发与保护”的教学主题。
2.围绕真实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获得知识需要通过参与情境,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需在课堂上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情境 。目前,培育公民核心素养是国际教育共识,而核心素养可以视为一种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结果。阎乃胜强调深度学习发生于真实性和批判性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确定的课堂学习主题需围绕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
例如,笔者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一课的教学中选用的教学主题为“中东:缘何备受瞩目”。该课堂始于有关中东地区的时事新闻,之后从地理位置决定战略地位、石油资源牵动国际关注、为水而战、宗教文化纷争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总结中东长期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整节课主题鲜明、内容鲜活而紧扣主题,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浓厚。
3.紧扣地理核心
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学科,地理学的研究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我国地理基础理论发展的卓越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强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指出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将作为地理学的长期研究任务贯彻在该学科的各个发展阶段。因此,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课堂主题选取需要紧扣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核心,引导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认识。
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一课的教学主题选取为例。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畜牧业发达是该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分析该地区人地关系的切入点。因此,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整合教材内容,制定“从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感悟人地关系”的教学主题,以畜牧业生产与当地气候和地形的关系为教学核心主线,引导学生分析当地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感悟区域特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整合章节内容
深度学习的开展,首先是从“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始的,只有当学习主题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又有一定的难度时,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研讨的热情、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材原定的内容编排方式上,而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与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可以是同一章各节内容的整合或同一册各章节内容的整合,更多的时候是对同一节各部分知识进行顺序的调整与内容的整合。
例如,笔者在讲授初中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时,在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特征”这一面面俱到的传统区域认知思路有整体把握后,在大部分章节尝试整合知识,创设了一些颇具新意与深意的教学主题,包括“印度的粮食生产”、“‘黑非洲的富与贫”、“澳大利亚:三个美名传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地理区域特征的归纳与分析”(专题复习课)等等。实践证明,通过整合章节内容开展的主题教学不仅能在新授课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课上运用的成效也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