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20-10-21 13:08施明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施明华

摘 要:教师认为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行为约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并融入社会的规则中去,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本文注重从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三个角度进行简要探析,旨在真正构建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连接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顺应新课改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个人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止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思维方式和意识的改变,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获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本文立足教学实践,针对以上内容进行探讨。

一、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观

权利和义务既相互存在,又相互影响。人们在履行相关义务的同时,才能享有相关的权利;人们享有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在现实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例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此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加深对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认知,促进学生行为阅读能力的增强。

例如,在讲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引入如下的生活化案例:小明的爸爸经营一家商店,商店的营业额为1500万,每年向国家纳税将近200万。小明的爸爸为什么要向国家纳税?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小明爸爸的实例进行具体阐明。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教师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些学生认为小明的爸爸应给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因为他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稳定的社会治安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着眼,真正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辩证关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为明智保护自己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创设具有情境性的视频,真正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本文注重从让学生更为明智地保护自己的角度,进行入手。

例如,在讲授《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学生熟知的场景,并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遇上上述情境的具体做法,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在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的生活化情境:一位中学生在回家的过程中,突然遇到一位陌生男子。这位陌生男子主动搂住这位中学生,并说道:“小兄弟,哥哥最近手頭有点紧,你可不可以借哥哥点钱花?”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此种情况,会如何做?”小洛说:“我会主动与他抗争!”教师引导性地说道:“和他搏斗会容易伤害你,你可以选择智取!并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小婵说:“我可以将身上所有的钱给这位犯罪分子,并仔细记住这位犯罪分子的音容相貌,并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报警!”

三、实践教学法,培养小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模拟班级中的场景,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班级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并针对我班班级卫生质量差的情况,开展班级商讨活动,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交流表达个人的看法,并真正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介绍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此事件产生的背景:我班在班级卫生评比的过程中,名次相对靠后。为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将优秀班级的卫生打扫状况与本班卫生打扫状况进行对比,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相应的看法。第二点,开展交流。教师运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学生的看法。通过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教师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班级生活中,并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真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真正地落实“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戒骄戒躁,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冲昏头脑,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迷失方向,而是应落实脚踏实地的原则,真正地记录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2] 姚伟琴.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6(33)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