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廷娇
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线条、色彩等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融入到绘画创作中来。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可以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绘画的动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绘画创作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可以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情境的赏析,对实践的体验出发,多角度关注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让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
一、聆听生活的磬音——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展开,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正视生活在美术学习中的作用,带领学生聆听生活的磬音,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绘画创作能力。生活,让美术有了落脚的地方,给美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教师在教学中引出生活的线索,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美术特征。
笔者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的绘画动力的时候,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对生活用品进行观察,了解丰富的生活用品类型,找出生活用品中蕴含的艺术性。在教学之前,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物体的主要形状,感受线条的美。学生观察花瓶、罐子、桌椅等生活用品的图片后,了解了不同生活用品的用途,看到了它们造型各异的特点。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表示这些生活用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艺术性,能够给人们带来好的心情。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绘画生活用品的图形,结合生活用品的特征,用线条表示出生活用品的形体。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了解了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知道了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带领学生聆听生活的磬音,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绘画创作能力。
二、聆听情境的磬音——培养学生赏析情境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可以立足教学情境展开,帮助学生感悟情境的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美术的色彩、内容特点,带领学生聆听情境的磬音,培养学生赏析情境的绘画创作能力。情境,使美术变得多彩起来,学生在情境中能够了解更多美术创作的背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境,能够推动学生赏析,让学生的画作具有意境。
笔者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思考,丰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故事,讓学生在了解这些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为故事配上适宜的插画,促进学生对美术的感悟和理解。学生观看多媒体后,知道了葫芦娃、神笔马良、哪吒、辛巴等主人公的故事,产生了为故事配图的念头。接着,笔者便组织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故事,为故事配图。其中一位学生挑选了哪吒闹海的故事,知道了发生在哪吒身上的主要情节,了解了哪吒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在绘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设计了哪吒的样子,选取了自己喜爱的情节完成了故事插图,获得了艺术欣赏的成果。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情境,让学生聆听情境的磬音,培养了学生赏析情境的绘画创作能力。
三、聆听实践的磬音——培养学生感悟实践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可以立足学生的实践展开,引导学生走入到美术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美术绘画创作的兴趣,带领学生聆听实践的磬音,培养学生感悟实践的绘画创作能力。实践,是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只有在绘画创作中,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教师带领学生实践,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
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绘画创作的时候,围绕未来生活让学生展开畅想,使学生能够说一说自己对未来的展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绘画下来。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回想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路,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让学生透过交通工具来了解变化的趋势,使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其中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对太空生活的想象,说出了自己在其他星球的奇特经历,充满了曲折性和趣味性,获得了其他学生的认可,也为其他学生带来了思路。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手中的笔画了下来,体现了学生对未来的期盼。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聆听实践的磬音,培养了学生感悟实践的绘画创作能力。
总之,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聆听生活的磬音、聆听情境的磬音、聆听实践的磬音,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绘画创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赏析情境的绘画创作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悟实践的绘画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娟. 浅谈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52-354.
[2] 黄媛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