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增戗
摘 要:国学经典入校园是文化强国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潮流,语文学科是一门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教学对象的学科。低年级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化的最初阶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在接触文学之初就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养成高雅的文化欣赏眼光,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为我国更好的实施文化强国计划提供基础建设性人才。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发国学经典资源是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难以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低学段
国学经典是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由实践累积,经时间筛选,在无数文人的传诵中流传至今文化典籍,也是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髓。了解经典文化不仅可以让低年级孩子充分把握自身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典诵读和记忆中开发潜能、启迪智慧。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在文化的浸润中陶冶情操,丰厚文学底蕴。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有效开发国学经典资源,将国学经典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呢?根据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1.用好课本内容,渗透国学经典
部编版新教材编订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国学经典题材的挖掘,在教材编订的过程中,专家们选择了许多体现国学文化的内容,如,诗词、古文、古代启蒙读物等,这便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古典文化、突出中华特色提供了素材支持和方向指引。因此,要想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我们不妨用好课本资源。
例如,在对一年级上册《对韵歌》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该文本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形式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具备一定的音韵和文字教学价值的文本教学实际,以朗诵的方式推进文本教学,让学生们在反复诵读中感知了《对韵歌》中互为对称的词语“字数相同,意思相反”的特点。然后,我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学习对韵歌有什么用处吗?”“对对子。”一个学生答。“哦?那你知道什么是对子吗?”我又问。“不知道。”学生答。“对子你们没见过,但是有一个东西你们一定见过,那就是春联。谁能回忆起自家门上贴的春联是什么呀?”我又问,继而我以学生们想到的春联为例分析对韵学习的用处,强化学生们对《对韵歌》的了解兴趣。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将文本内容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有效地延展了课堂内容,提升了课堂教学深度,完成了国学经典渗透目标。
2.组织经典诵读,挖掘课外资源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对任何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变的。低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大部分的认知体验都是在阅读中获得的间接体验。故要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我们就必须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在阅读中获得对经典文化的深度认知。而根据低年级孩童识字不多、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在组织经典诵读活动之时,应该选择节奏明快、音律和谐的作品,以方便学生识读记忆。同时在识读、背诵经典文本的过程,教师不需要对文本进行透彻讲解,要求学生们将字句和含义一一对应,只要让学生们能够在反复阅读中完成识记任务即可。
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曾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组织了以《三字经》《千字文》为对象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该诵读活动推进过程中,我除了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早自习、大课间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之外,还实施了诵读激励制度,开展班级诵读比赛,最先能完整熟练背诵指定文本的孩子就会获得红花奖励。在诵读活动结束之后,我还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红花数量颁布终极大奖。
这样以来,学生们便在好胜心和荣誉感的驱使之下充分参与到了经典诵读之中,在对经典的诵读训练中提升了自身的识字数量,增强了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
3.组织语文实践,开发多样途径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故要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我们就不妨就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关照学生的心理实际,丰富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渗透形式和国学经典资源开发途径。
例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组织了经典故事表演活动、国学经典主题展示大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古诗词歌曲学唱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以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承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以足够多的古典文化學习形式,丰富了低年级孩童接触经典传统文化的途径,为提升孩子们的经典文化传承和解读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发利用古典文化资源是提升低年级学生文化修养,增强低年级孩童的文化传统兴趣和文化传承能力的需要,也是展现语文学科魅力、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的要求。而要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与文化感知现状,然后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宜、有趣的经典文化渗透方式。
参考文献:
[1]谢绍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学经典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1):12-13.
[2]杨满红.国学经典诵读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