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2020-10-21 03:54周宏文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考核心素养

周宏文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样的意识往往是因为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变化所产生的。在本文中,将通过论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来推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思考

现如今的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还要能够全面的让学生清楚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程。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

1.科学知识的缺乏

不难发现,学生科学知识积累不足,就很难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所以,想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观察学生的科学知识是否充足:第一,学生只通过在课堂的学习,对书本的理解以及听老师讲这三种途径获得科学知识往往是不够的,造成学生对于基本的术语、人物、科学与历史之间的联系认识不深,表达不顺;第二,学生在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对内容进行深入认知和了解;第三,学生对课本不熟悉,没有熟读教材,导致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且不能有效利用。

2.科学方法的不足

科学素养的另一重要组成便是科学方法,掌握了科学方法,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现在的历史教学上,学生对于整理收集历史问题还是处于杂乱无章阶段,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用到科学的方法来辅助自己学习历史知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所以正确的科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其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如何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1.丰富历史知识

历史教材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载体,它不仅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历史资源,而且其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又可以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历史老师就将科学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后的成果展现在课堂上,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和运用所需历史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的重要性,也能够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起到帮助作用。

2.对教学内容精益求精

要如何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出发,认真梳理教学内容,以达到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通俗易懂。那如何做到精益求精,这就要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出发点,然后对要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化”,从而起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的作用,来达到提高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对《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这一课进行教学时,从教材出发可以有以下提问:1.牛顿为什么被称作“天才”?2.牛顿有怎样的科学成就?3.当时的科学条件这么差,牛顿为什么还能够取得成功?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适应这样的思考方式,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够增加科学知识的积累。

3.通过教学使学生尊重实证

实证用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历史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科学思想,必须从史实出发,以史为鉴。如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了,既是对不同的学生也是对不同的历史资料,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对于普遍认可的史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消化。而对于一些没有得到论证的历史材料,又或者是一些仍然存有爭论的,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引发学生思考,开展大脑风暴多方面讨论,从而促进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与其同时,教师对于提出不同异议的学生,要细心聆听,给出中肯的评价和判断。“论从史出”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4.借助核心素养评价历史事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情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都会带有个人色彩。所以,历史教师在向学生解读历史事件的时候也很难避免这样的情况。当老师向学生解读的过程中带有太多个人的见解,则会影响学生对于这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和判断。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更加严谨的对待教学,只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评价标准,才能给学生做榜样,让学生朝着正确的观念发展。

例如,在讲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汉、两宋、明清三个不同时期朝臣奏事时的姿势,让学生从图片所看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从图片中发现,汉代朝臣奏事的时候是坐着的,两宋则是站着的,而到了明清则是跪着的。教师可以从秦汉、明清的时代背景作为出发点,分析不同时期实行君主专制政策情况下对当时的影响有哪些,从而起到对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历史背景,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历史事件发展的作用,并且能够让这样的思考方法和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以运用。

综合来看,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必要且是重要的。历史学科的综合性高,且较为复杂,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加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7(12):53.

[2]陈正桃.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07):22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考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