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体系建构分析

2020-10-21 04:37黎新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2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黎新凤

【摘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存在较大关联,初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初中教師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开展,确保学生通过教育拥有美好品格。本文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近些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意识到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初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性

第一,可快速了解学情信息,德育工作目标逐渐清晰。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道德表现,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合理融合心理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情信息,使得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良好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举例说,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学生性格上呈现出冷漠。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能够制定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作为德育目标,使得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第二,确保德育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初中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德育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可和支持德育活动。传统德育模式较为呆板,大多数学生不认同传统德育模式,且学生还会抵触德育,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配合度较低。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得到充分发掘。教师结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来制定德育工作方案,使得德育工作可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可以确保学生认同德育工作,进而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确保学生可以取得全面发展。心理健康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初中教师在实际德育工作中,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德育干预,可以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状况,让学生认知到什么是不良心理、什么是健康心理,使得学生能够在满足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取得全面发展。同时,德育工作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原则

第一,遵循疏导性原则。初中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需要采取疏导性原则,即教师在实际中舍弃原来的硬性教学,而转变为柔性教学。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借助恰当的语言沟通或是经验分享来启发学生思想,使得学生的思想品格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发生变化。在疏导性原则下的柔性教学,可以让初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维持更长时间。

第二,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初中教师在开展工作中需要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来进行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充分发挥角色作用来帮助学生认知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初中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确保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以达到育人的效果。

第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初中教师在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范围来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师既不能够选择过于深奥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够选择过于浅显的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内容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初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各个学生的思维、性格差异,然后再依据学生的思维、性格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从而取得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创造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体系

第一,创造教育内容体系。初中教师在选择教育教材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挑选关于德育、心理教育的教学书籍,充分发掘教材中有价值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并对知识点实施系统化的创建,使得初中学生能够清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得学生对德育与心理健康的自主学习与参与意识都得到进一步增强。举例说,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自卑心理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生活自信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养。同时,初中教师也需要运用合理措施来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造合适的生活化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学会在生活中体会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创造协同体系。初中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学校能够定期联系家长到校进行互动活动,使得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友谊。同时,学校还能够构建联谊会,教师能够借助QQ、微信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初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讨论德育方案。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到德育当中,使得家长可以为德育助力。同时,初中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务必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如果教师自身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则需及时向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请教。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处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充足保障。

第三,创造保障体系。学校需要创建德育交流、鉴定和考核等制度,在教师考评体系当中增加合理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实效,学校领导者积极带动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领导者将德育的具体责任落实到教师中,使得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落实到位。此外,学校领导者还能够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定期培训初中教师,通过有效培训来让初中教师掌握更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得初中教师可以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领导者要求全体教师、后勤人员都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将积极寻找具有优秀品格的学生,将优秀学生的好事迹在校园传播,以此激励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总之,初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合适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快速了解学情信息,德育工作目标逐渐清晰,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疏导性、主体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教育内容、协同与保障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接受良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良好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饶春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成才之路,2020(14):18-19.

[2]徐创瑜.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27-128.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