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源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2020-10-21 03:50廖征论陈春桂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就业培养模式

廖征论 陈春桂

摘 要:自2015年提出以来,社会各界都研究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作为实现这一推手的主要源泉“人才的培养”却未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应届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从高校培养人才的供给端出发,探讨如何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高端人才,从而提出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应届毕业生 培养模式 就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GDP已经稳居全球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在“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衰减、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亟需进行调整,国家于2015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政策。

“供给侧改革”政策自提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易友德(2019)研究如何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廖红伟和徐杰(2019)则希望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政策激活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从创新驱动发展(司帅,2019)、区域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刘浩旻等,2018)、我国制造业增长模式(张蕊等,2018)、等角度展开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而如何能将“供给侧改革”更好的用于实践,人才是根源。因此,本文将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大学出发,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讨解决就业难题的办法。

一、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1.薪酬持续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大幅增长

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18届毕业生的月收入比17届的增长额翻了一倍。对毕业生而言的收入增加,也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这促使企业去思考加大机器投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措施减少员工数量。校园招聘的要求也会变高,应聘者的竞争加剧,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17~18届毕业生月收入同比增长趋势

2.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

据数据显示,1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800万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而实际上2019年应届毕业生达860万,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

2010-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及预测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就业期望高,离职率较高,就业满意度不高

麦可思统计数据表明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18届大学毕业生中,有98%的本科生和99%的高职高专生发生过主动离职。

17~18届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二、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素质未达标,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低,在供需匹配上存在结构性差异。据统计,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为66%,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导致结构性矛盾。

2.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由于就业供求信息宣传不到位,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反映了中介机构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的重要性。

3.高校就业指导机制不够成熟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指导课,而且偏向理论,实践经验较为缺乏。虽然有专业见习,但是课时过少,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机制。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识能力,没有职业生涯规划。

三、高校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门槛,如何培养出让社会高度认可的、能与时俱进新时代毕业生是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处在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已经不再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以往认可的单纯的理论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课堂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高校教育改革、推进“宽进严出”的要求。本文基于供给侧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教学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1.加大高校孵化器平台的培育力度

自李克强总理2015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国家在宏观层面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国内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但是很多高校没有成熟的创业孵化平台,也没有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因此,高校应该加大高校孵化器的培育,给予学生一个平台,让大学生将自己的智慧凝聚出成果应用到社会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如增加就业,发明专利等等。

2.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模拟设计等大赛

学校可以通过实践课程与各类学科竞赛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拓展个人知识视野,积累实践经验,为以后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3.推进校企合作制度

高校与企业是供和需的关系,通过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关系,为企业进驻校园提供渠道。鼓励企业在校园建设专业的培训机制,为企业获得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平台。企业还可以精准提供实习和见习单位,让高校学生更加熟悉企业的需求、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4.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应在传统式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体验式教学,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大学生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在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5.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信息交流

简历是走出来的,高校需要从自我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进而学生自发地进行自我提升,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语

随着新时期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高校教学压力也在加大。只有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浩旻,张在旭,王丽洋.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34(22):131-136.

[2]廖红伟,徐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研究[J/OL].理论探讨,2019(04):103-108[2019-07-25].

[3]司帅.供需协同机制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分析[J/OL].价格理论与实践:1-4[2019-07-25].

[4]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本科生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9.

[5]张蕊,李根,李安林,喻海东.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增长模式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8,34(17):141-145.

[6]易友德.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9(20):74-75.

[7]李克强说,过去一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9-03-05.]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就业培养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