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悦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

2020-10-21 03:50孙玉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孙玉红

摘 要: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加注重。为了激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在本文中,笔者就语文悦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做出了简单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悦动课堂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只要教授给学生充分的理论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下实现高效学习。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悦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会合作学习,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借助小组合作教学,将语文课堂营造成开放、丰富、趣味性的现代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同时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执行力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我国很多学校都已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学习。但是,究其根本,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后的时效性并不高。这是因为当小学语文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小学生之后,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常常会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之后与组员在一起玩耍,将精力浪费到其他事情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常只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地参与度非常低下,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

2.学习任务过重

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形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认为只要给学生传授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并且让学生进行记忆,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之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布置过多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出现厌倦的心理。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之下,小组内的组员还有可能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都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索之中,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严重的懒惰心理。

3.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烈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刻体会到讨论、合作对其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意义。再加上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在实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不想融合或者冲突的观点、事件处理不得当,导致小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真正地参与进合作讨论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降低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悦动课堂小组合作學习的具体对策

1.从教材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各位教师要注意将课堂教学内容依附于教材,从最基本的内容出发,夯实学生的基础,在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合作讨论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在进行《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学生设置基本的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先对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注音朗读,再通读课文,能够流畅的朗读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置层次化的合作探索任务,便于小组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学习,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时效性。

2.以丰富的手段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真正地将“悦动”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尽量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多个感官出发对知识进行体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为学生搜集一些富有童趣的学习资源,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实现快乐成长和学习[1]。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在班级内设置以小组为单位的激励制度,让学生在讨论之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并对其所在小组进行评分和评价。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

例如,教师在进行《亡羊补牢》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转变教学手法,让传统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教学靠近,让学生不仅能通过听觉理解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动画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展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进行完初步学习之后,先要将各自的观点表达出来,再进行共同讨论,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结合老师的指导进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深度学习。

3.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落实合作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水平的提升。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组设置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组员的选择和设置,避免高水平或低水平的学生聚集在同一组内。教师要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明确组内学生的分工[2]。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组成员选择和分配的过程中,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水平的整体分析,再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按照不同层次分组。在不同的小组中,教师要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匀分配到其中,对高水平的学生分配综合性的任务,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分配中等练习任务,对低水平的学生分配基础性任务。当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后,先进行自主探索,之后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促进。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保证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让小学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会查漏补缺,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47.

[2]谢士忠.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70-7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