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颈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2020-10-21 05:46郭敏余杭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颈性任脉督脉

郭敏,余杭英

(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杭州 311700)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是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出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且趋向年轻化[4-5],有资料[6-7]表明,颈椎病变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一般约1/3患者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有的只发作1~2次即可形成脑梗死。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颈性眩晕治疗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期工作证实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脑病,尤其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8-15]。先后创立了“百会长时间留针法[8,14-15]”“治脑四穴[12]”及“通督疗法[16]”。目前国内外大多研究侧重于研究督脉与颈性眩晕的关系,而对任脉与颈性眩晕的关系研究目前国内外甚少。近年来,笔者采用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颈性眩晕34例,并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治疗33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治疗期间因患者更换联系方式导致随访数据不全脱落 1例,对照组因家中有事中断治疗而脱落 1例,因服用其他药物而脱落1例,最终共纳入6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17]

①眩晕,视物旋转、视物模糊等症状与颈部活动有关,常于头部突然转动时诱发或加重,常伴有交感神经激惹征,如心慌、恶心、呕吐、汗出等;②合并颈枕部疼痛、头痛,颈部肌肉紧张僵硬;③查体可见颈椎棘突上或棘突两旁压痛,颈椎屈伸功能受限,旋颈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摄片或CT和MRI提示颈椎椎体增生、失稳,如寰枢、寰齿关节不稳,颈椎失稳,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⑤TCD检查可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两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或提示出现动脉硬化。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②年龄 25~7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配合治疗,能按计划坚持完成全部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颈部外伤病史的患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以及糖尿病、精神病、骨结核、骨肿瘤等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耳源性、眼源性眩晕等其他疾病引起眩晕者;⑤脑干、小脑病变或大脑病变患者;⑥单纯精神性神经官能症患者。

1.5 剔除标准

①虽然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后拒绝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②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的患者;③不能按照要求配合整个疗程或因疗效不佳自行结束治疗的患者;④由于其他原因主动要求退出研究的患者;⑤失去联系无法获得随访数据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取百会穴,从风府穴到腰俞穴之督脉穴位。顺着督脉循行的方向,采用华佗牌0.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毫针将针尖与头皮呈 15°~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疏松组织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体平卧与头皮平行,刺入35 mm左右,稍做捻转,使指下有一种既不过于紧涩又不过于松弛的针感,剪断部分针柄(防止暴露在头皮外的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或碰撞)。留针24 h后取针。在改良铺灸盒中放入2包特定方(葛根60 g,桂枝10 g,芍药30 g,白术 30 g,制半夏12 g,天麻10 g,茯苓12 g,威灵仙10 g,秦艽12 g,鸡血藤30 g,川芎9 g,川牛膝15 g,炙甘草6 g)药物,铺平,再于药物上铺500 g生姜,铺平,再在生姜上铺艾绒,将艾绒点燃,燃尽后再重新放艾绒灸,重复灸3次。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

取百会穴,从中脘穴到关元穴之任脉穴位。百会穴针刺方法同对照组。铺灸取任脉穴位,其他方法同对照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积分[18]

治疗前后对患者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程度(4分),头痛程度(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分)5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明临床症状改善越好。

3.1.2 TCD检查

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给予 TCD超声检查,将探头置于颈窗和枕窗测定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TCD的正常值参考《临床多普勒超声学》[19],平均血流速度(Vm)正常参考值,左椎动脉(LVA)为(31.26±4.90)cm/s,右椎动脉(RVA)为(31.88±4.71)cm/s,基底动脉(BA)为(36.6±6.61)cm/s。

3.2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相关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及体征解除,TCD检查正常。

显效:眩晕基本消失,TCD检查接近正常,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效:眩晕有缓解,伴随症状及体征减轻,TCD检查接近正常,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

无效:眩晕无变化,伴随症状及体征仍存在,TCD检查无明显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眩晕、颈肩痛、头疼、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5.58,3.08,2.99,2.79,2.78,均P<0.01),说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上明显优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治疗。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x ±s,分)

3.4.2 两组治疗前后TCD各观察值比较

3.4.2.1 两组治疗前后LVA的Vm比较(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VA的Vm比较 (±s,c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VA的Vm比较 (±s,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Vm类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低流速(13例) 22.63±1.02 30.55±1.151)正常(12例) 28.79±0.66 31.74±0.801)高流速(8例) 51.34±1.11 40.21±1.171)治疗组低流速(15例) 22.38±1.08 33.64±1.051)2)正常(10例) 28.64±0.82 33.77±1.461)2)高流速(9例) 51.06±1.15 37.62±0.981)2)

两组治疗前LV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LVA中Vm低流速者、正常者治疗后流速增快(P<0.01),高流速者治疗后流速减慢(P<0.01),且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7.34,-4.14,4.97,均P<0.01),说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在改善LVA血流变化方面优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治疗,且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详见表3。

3.4.2.2 两组治疗前后RVA的Vm比较

两组治疗前RV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RVA中Vm低流速者、正常者治疗后流速增快(P<0.01),高流速者治疗后流速减慢(P<0.01),且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97,-4.04,8.94,均P<0.01),说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在改善RVA血流变化方面优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治疗,且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RVA的Vm比较 (±s,cm/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RVA的Vm比较 (±s,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Vm类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低流速(10例) 24.81±0.85 32.75±1.171)正常(9例) 28.07±0.75 32.91±1.151)高流速(14例) 50.38±0.93 42.44±0.971)治疗组低流速(11例) 24.22±0.78 34.64±1.011)2)正常(8例) 27.93±0.67 34.77±0.651)2)高流速(15例) 50.61±0.83 39.46±0.821)2)

3.4.2.3 两组治疗前后BA的Vm比较

两组治疗前B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BA中Vm低流速者、正常者治疗后流速增快(P<0.01),高流速者治疗后流速减慢(P<0.01),且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37,-4.65,9.57,均P<0.0),说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治疗在改善 BA血流变化方面优于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督脉铺灸治疗,且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BA的Vm比较 (±s,cm/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BA的Vm比较 (±s,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Vm类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低流速(14例) 24.68±1.02 36.99±0.721)正常(9例) 32.57±0.64 37.49±0.661)高流速(10例) 58.42±0.65 47.38±0.901)治疗组低流速(16例) 24.43±0.99 38.09±1.021)2)正常(7例) 32.29±0.63 38.79±0.371)2)高流速(11例) 58.67±0.56 43.74±0.811)2)

3.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6)

表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χ2=5.1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详见表6。

4 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21-23],最近的研究表明,中焦脾胃与眩晕的关系尤为密切[24-28]。中焦脾胃为阴阳、气血、水火、气机升降的枢纽。若气机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导致痰湿阻于中州,浊气上蒙清窍,而出现眩晕,此为“无痰不作眩”。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脾胃生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血虚而不能上荣于头面,清窍失养,而发为眩晕,此为“无虚不作眩”。中焦脾胃属土,脾土不足,亦可生风,中焦脾胃虚弱,土虚则肝木过旺,以致土虚木摇,内风动越,而出现眩晕。此为“无风不作眩”,亦与脾胃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眩晕应从中焦脾胃论治。任脉铺灸取中脘至关元穴,正处中焦关键部位。由此推断任脉铺灸可以改善颈性眩晕的头晕症状及恶心呕吐等脾胃症状,可能优于督脉铺灸。

此外,前期的临床研究[26-27]发现任脉铺灸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疗效亦相当显著。根据“气街理论”以及“从阴引阳”的理论,任脉铺灸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理由有二,其一,根据薄智云教授提出的腹针,认为中脘穴为头,关元穴为尾,下脘穴为颈,石门穴为骶。双侧滑肉门穴为肩,双侧外陵穴为髋,其理论依据为“生物全息学”,认为任脉(中脘至关元)对应整个脊柱[28-30],为任脉铺灸提供可行性;其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属阴的物质居于体内,是属阳的功能的镇守者,由于疾病基本病理变化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偏盛或偏衰状态,所以用表里经和阴阳互补治疗原则。《灵枢·邪客》中记载调整阴阳失衡,“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阴阳虽然是相对关系,但是其实阴握有支配阳的极大力量,阳越强,阴也会越强,阳越弱,阴也会越弱,所以在治疗上阳经有病要用阴经来治疗,阴经有病用阳经治疗,其效果自然就会显著[31-34]。这为脊柱相关性疾病施行任脉铺灸提供理论依据。脊柱相关性疾病病在阳经督脉,故用阴经任脉治疗效果更显著。由此推断任脉铺灸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患者颈部的症状,且优于督脉铺灸。

本研究表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百会长时间留针配合任脉铺灸是一种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颈性任脉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什么是颈性眩晕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最方便的健身
应对秋季眩晕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