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学实践研究

2020-10-21 09:43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叶焕英欧萍萍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气球互联网+德育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叶焕英 欧萍萍 林 羽

一、“互联网 + ”的含义

当今社会,“互联网+”必将为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助力,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互联网+”对人们的“三观”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德育”模式也受到大家的关注。那“互联网+”是什么?简而言之,“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平台基础上,通过利用和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多个新技术,实现跨行业结合和跨界融合,从而推动不同行业的创新、升级,创造出网络新时代和新产品,将世间的一切连接在一起,即万物互联。

目前,“互联网+”正快速渗透到第三产业,形成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产业链。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不同领域中,为更多目标群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实现跨界创新融合服务,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资源短缺问题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不同地域的界限,共享资源,实现重要紧缺资源的快速有效配置。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学生责任感,对提高其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会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我为什么学习?我学习是为了谁?”特别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实验课前不预习,实验时边看教材边操作,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随意摆放、随意丢弃等现象严重。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德育渗透到化工课堂当中,可以生动有趣地帮助学生解决这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第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长辈对子女过分溺爱,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普遍造成了感恩教育的缺失,这都是造成中职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将来,这些不良的习惯和情感被带到工作中,如化学品、药品、食品等生产部门,恐将发生难以预计的后果。而中职阶段的青少年思想正处在趋于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第三,充分发挥手机、多媒体等技术的作用。现在手机已经普及,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是正常现象,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极高。可是,手机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当代学生的手机上塞满各种各样的应用,特别是各大游戏平台力推的极具吸引力的手游,使部分中职学生沉浸在刺激、虚幻的游戏网络世界中。当然,移动媒体在分散中职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使他们更易获得各类信息。当代中职生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上的各种公开数据,信息来源多,信息获取能力强。特别是微课、慕课、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学习形式,为师生利用手机进行专业德育渗透提供了新途径。

三、“互联网+”背景下化工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化学史、化学知识塑造学生优良品质

化工专业教师可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对化学史进行讲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全的人格。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时,可通过介绍化学家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和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培养中职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1865 年,门捷列夫不断研究,最终发明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可是在他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想法时,不但受到了同行的讥笑,连他的导师也很不支持这个研究。但是,伟大的门捷列夫顶住了巨大压力,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最终,历史证明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说明任何科学的发现和创造,都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大胆质疑,要有毅力和创新精神。在讲解共价键时,通过模拟动画展示“不同原子相互提供共用电子对,以使各自均达到稳定结构”,同时启示学生,要学会共享快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二)妙用教学情境警醒学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与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促进,但化工技术也容易被不法运用,甚至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

在讲授二氧化硫性质前,可先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自行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了解二氧化硫的相关新闻,并做成小视频,课堂导入时请学生上台讲解与演示。学生通过自学和网络可以了解到,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木材、纸张等,但也会被不法商人利用,用来熏蒸漂白食用菌、干菜、干果、面粉、竹笋等食品,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课堂上可告诫学生,学习其化学性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它,让它造福人类,而不是用它来牟取暴利,危害人类。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装有金属钠的铁桶在河流中发生连续爆炸的新闻片断,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对学生学习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可以就“如何灭火、火灾现场如何逃生”展开讨论,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可借机教育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沉着冷静,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全球的臭氧层都遭到一定的破坏,温室效应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温度一再升高,冰川融化也使海平面日趋上升,这一切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国外的很多污染事件,例如英国烟雾事件、日本水俉病事件等,均是工业“三废”未经有效而适当地处理而引起。而国内,废水、废渣、废气排放量相当大,且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多数地区经常出现的酸雨,也是环境污染的表现。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突发事件和环境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把环保理念和意识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机会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态度。

(三)巧借专业知识,培育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在通过动画讲解原电池原理时,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垃圾如何分类?电池属于哪一类?相应布置课后作业,一是通过网络学习上海最新的垃圾分类法,于第二节课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解;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回家后利用生活用品自制简易原电池,上传到教学平台,与其他同学分享制作过程与心得体会。在讲授有关环境问题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照片、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会得不偿失,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之重要、责任之重大。教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做好带头作用。如用自带餐具代替一次性餐盒,用购物袋代替塑料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四)在日常化工课堂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及思想领域里,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均充满矛盾性,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各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发展。该规律之典型案例有氧化还原反应。

下图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就是一对存在矛盾的统一体,即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同样,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也是一对存在矛盾的统一体。而有些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还原剂与氧化产物、氧化剂与还原产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2.量变质变规律

质变规律亦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主要揭示事物发展存在量变及质变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以及由事物内部矛盾导致的从量变到质变,再回到新量变的复杂发展过程。该规律之典型案例有元素周期律。如第2 周期中,从3 号元素锂开始,原子序数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直到10 号元素氖,从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的递变,最后到惰性元素氖,这体现出质变。而元素周期律中的原子序数逐步递增体现出量变,元素所属类别及元素性质的变化却是质变,这些变化是量变与质变规律的重要体现。结合对元素周期律的课堂教学,进而引导化工专业学生进行自我人生规划,促进他们对知识进行量的积累,进而达到质的飞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透过现象看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核心理论是透过现象来看本质。中职化工教材提供了很多相关素材,如极性分子及非极性分子的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盛好水及盛好的酸式滴定管各一只、气球、烧杯。

实验步骤:请一个学生用头发摩擦备好的气球10 秒,请另一个学生在摩擦完成时迅速打开备好的两根酸式滴定管,将气球分别贴近正往下流的实验液体。

实验现象:向下流的水柱被摩擦后的气球吸引,水柱偏向气球,而CS2液体却不被吸引,仍然竖直向下流。H2O 和CS2均由极性键构成,都是中性分子,为什么水柱被气球吸引,而二硫化碳却不能?如何通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我们应该从微观进行分析。课堂教学时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气球在同头发进行快速摩擦的前后会有什么不同?问题二,气球在快速摩擦后能吸引向下流的水柱而不吸引向下流的二硫化碳,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参考答案:气球在与头发进行快速摩擦前是中性,在快速摩擦后却带了电。从而说明水分子中存在带电的极,而二硫化碳没有。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教学,将德育渗透到中职化工课堂当中,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轻松、丰富而高效,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实现“两手抓,共进步”。如此,我们的教育也就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的学生也会成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气球互联网+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找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