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代教——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0-10-20 22:37乐玲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鼓琴伯牙文言文

乐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言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鲜少出现,例如苏教版教材中几乎未见文言文。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投入使用,我们发现了不少文言文。我们都知道文言文是通往古典文学大门的必经之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主要记述载体。多习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而小学,正是语言文化学习的奠基阶段,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编者为何要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学习。

一、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同于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仅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这里的“诗文”指的就是古诗和古文。但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却将文言文教学目标单纯地确立为理解词义,练习翻译。学生们根本无暇顾及文言文背后传达出的情感,也无法体会文言文表达之妙。窦桂梅老师曾评价:这种教法使得文言文给学生的永远只是关于字、词和句的烦琐知识,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人为地拉大了文言文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那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应该教些什么呢?“课标”中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尤其要注重积累。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都是学生喜爱的文学内容,因此在教学时也该侧重于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体会文言文表达与白话文表达的不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着重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自主阅读文言文,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期待。

二、突破传统,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的确立方向最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选择。现行阶段,有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直接将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复制”到小学课堂中来——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翻译串讲;学生们则总是忙于记词语理解、记译文。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原本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所获得的都是比较机械的知识,课堂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因此,教师要积极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索,突破传统的讲和记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部编版六上的《伯牙鼓琴》这篇古文是一则民间传说故事,教学时就可以结合传说,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故事,并在班级里讲一讲,这样就用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朗读先行,提高效率

(一)范读指引——了解大意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表达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速、节奏、停顿、重音都不了解,这时教师范读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有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文章大意,感知古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范读时,教师应关注自己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停顿节奏,提醒学生留心老师范读时的语调和语速,继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模仿朗读。在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朗读技巧,了解文章的大意。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宋定伯捉鬼》时是这样做的——“现在咱们来做一个别开生面的游戏,我说意思,你们来对读原文,准备好了吗?”师与生一句一句对读第一自然段。紧接着窦老师让同桌相互对读。这样的对读让学生觉得趣味十足,在朗读的过程中也理解了文本的大意。

教师的范读事实上也是在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了解文言文的大意,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

(二)情境深读——感悟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进一步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质量以及效率,一定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文言文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不高,所以教師在教学时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沉浸于其中,更真切地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最后两句,并和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平君和杨氏子的对话,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体会杨氏子稚气且机敏的语气语调,体会杨氏子语言的幽默风趣。

这样的情境朗读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三)情感诵读——体会语言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诵读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古诗文的学习。对于文言文,机械性的一遍又一遍地读是效率较低的。当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感受到文言文独特的表达方式,理解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以教学部编版六上的《伯牙鼓琴》为例,文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比较特殊的,如果直接让学生朗读比较“泰山峨峨,善哉!”,学生可能对倒装这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体会得还不够深入。特级教师闫学老师采取的则是巧妙的诵读方式———

师: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生:善哉,徐徐乎若清风!

师:真是一个善听的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

生: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这里,教师虽未明言点出这是倒装句,但在入情入境的悟读中,学生对这种倒装句式可以突出赞美情感的用法已了然在胸。这样的方式也让学生明白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句式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来感受文言文之美,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教学文言文时,教师应将“读”放在第一位,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使学生拥有打开古典文学大门的钥匙。教是为了不教,良好的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汴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鼓琴伯牙文言文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文言文阅读专练
读出经典的新意
问世间,“琴”为何物
泉水滴答
高山流水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