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时间概念差异的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0-10-20 04:01严墨晰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之后对比分析

严墨晰

摘   要: 作为一种基于结构主义,传统又实用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对比分析被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其中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对比而忽略彼此语义、语用、文化等方面的比较,是对比分析具有争议的一点。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相关事例,对了解语言承载的中美民族时间概念差异在对比分析中的必要性进行阐释。同时给出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参考,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对比分析    时间概念    之前    之后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情感交流、信息傳递和思维表达都要以它作为最主要的媒介。除此之外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系统性、发展性等特征语言同样具备,是不可割裂、彼此依附且互相促进的。

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了解背后承载的文化和对应民族的思维方式,否则对外汉语教学的二语学习者很容易将目的语学习流于表面,无法掌握地道的汉语。再者,不能站在目的语母语者的角度观察体悟汉语的特点,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对比分析法的时候,除了将两种语言的结构进行对比外还需要将文化因素纳入比较的范畴。

目前,关于对比分析本身的研究,笔者在CNKI的中英文文献中检索出近万篇相关论文:

从早期,Paul Markham回顾了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以及与该方法相关的语言发展。同时对对比分析的主要批评进行了回顾,并得出了结论[1](25-29),包括在今天的第二语言课堂中使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至近期,赵琴通过实验证实了使用该方法预判、诊断和纠正“中式英语”的表达现象,从而提高学生水平[2]。可以说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充分的。

目前关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笔者于CNKI检索出525篇相关文章,其中大部分论文聚焦于此种不同的成因及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现象。截至2020年3月,从第二语言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中美时间观差异的研究成果共7篇。综合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影响较大的两者分别为:

鲁翌和唐德根比较了中美时间观念的不同,对因这样的观念差异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3](92-95)。

杨庆探讨了时间观差异的成因,并找到了两种语言中能体现各民族相关思维特征的语汇,最后给出了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措施[4]。

综上所述:研究对比分析本身的成果丰硕,关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讨论则相对单薄;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探索近乎空白。本文的聚焦对象具有新颖性和研究价值,一定程度给前人的研究做了相应补充。

一、对比分析

(一)对比分析概述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5](185)。这一方法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最先使用该方法的是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C. Fries。对比分析的理论系统最终是由他的学生,也是后来的同事Robert Lado建立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所学目的语的不同,再根据这些不同的差异程度预测学习中的重难点,第二语言教师可以根据预测更有针对性地备课,让教学内容更科学系统,做到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地讲解。

使用这种方法往往需要以下四个步骤:首先,详细具体的描写需要对比两种语言;其次,在存在众多差异的语言表现中选择出具有对比意义的项目或结构;再次,将选择出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对比,这一步是该方法的重点所在;最后,在详尽对比的基础上,预测教学的重难点。

(二)对比分析的局限

C. Practor给语言学习的难度等级做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分类,从零级到五级,学习难度和等级大小呈正相关。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例,在此介绍零级的内容:“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5](188)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之前”的义项如下: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之后”的义项如下:①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②单独用在句子头上,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中“before”前两个义项如下:①earlier than sb./sth.②used to say that sb./sth. is in a position in front of sb./sth.“after”前两个义项如下:①later than sth.;②following sb.根据词典的释义可以看出中英双语中关于“之前”“之后”的表达存在意义和使用方法的重合,且重合程度很大。

那么依照Practor的学习语言难度等级划分,对英语母语者来说正确使用汉语的“之前”“之后”难度应该不大。但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3名美国学生均出现了相关偏误。如下所示:

(1)我通常在睡觉之后刷牙。

(2)老师走进教室之前开始讲课。

(3)吃饭之后,我已经写完了作业。

笔者对学生的错误句子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句子语法成分完整,语序正确无误,主要的错误乍看之下是对词义的掌握不牢固。在多次关于词义的强化训练之后情况稍有好转,但是“之前”“之后”的使用仍然存在失误。进一步与学生交流后,发现是中美时间观念差异造成的,这点将在下一节阐述。反映在语言结构的显性偏误,仅是表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的不同造成思维的差异。

这正是对比分析存在的局限之一: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只对比语言的表层结构对比而没有语用、语义和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使对比面并不完整。一些由思维或观念造成的差异,囿于单纯的结构对比并不能有效解答学习重难点,解决学生面临的语言问题[7](24)。

二、中美时间观念差异

(一)不同的时间观念

以中国为代表的注重人伦哲学的民族,往往具有环形时间意识。不可否认,随着全球一体化,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线性时间模式,但观察汉民族的历时语汇和思想,笔者认为中国人还是更倾向于把时间看成往复的循环。例如从农耕开始发展,中国先民便关注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古人早已有了关注生死的命题,在这样的哲思影响下,先哲们把死亡看成新生,认为它是“生”的全新开始;而后佛教的盛行,人们有了今生来世的概念。

把时间看成一条可以切割成段的轴线的人,他们做事喜欢提前预约,严格按照时间计划表行事,倾向于在一个时间点只做一件事情。以西方自然哲学为思想起源的民族,通常具有线型时间意识。轴线是有起点无终点的,线性时间思维的人习惯向前看,着眼于未知的世界。在他们眼中“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时间就像流水一般有其严格而不可逆的顺势走向。因此,美国学生在学习“之前”“之后”的时候,以各自的视域为中心,认为正面所视的在他们面前的一切是全新、不曾体验过的,所以把“之前”和将来画上了等号,可在汉语中“之前”是用来承接一个时间点前发生的动作或者情景的。例如:(4)我在成为专业会计之前,参加过岗前培训。“之前”承接的是在“成为会计”这个时间点前“参加培训”这一动作。

也就不难理解偏误(2)产生的原因,老师“讲课”这一动作对“进教室”而言是发生在将来的,但因为思维惯性使目光聚焦于以后,认为以自己为中心的前方所示就是将来的概念,于是错用了“之前”。同理,美国学生就误用了“之后”。

(二)时间差异的成因

首先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度,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让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正是因为这一份源于岁月的馈赠,让汉民族钟情于历史的思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汉民族习惯在回顾过往的过程中总结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相应的处世经验。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新中国的腾飞,便是中国人善于借鉴分析历史,然后从中学习获益的有力证明。相较于中国,美国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批准《独立宣言》,到特朗普总统登上政治的舞台,只经历了200多年的光阴。这就给美国人民注重以后、展望未来的观念提供了现实的客观条件。因此,美国人更善于创造和探索,倾向于聚焦远方发现未知领域。

除此之外,中美社会信奉的对象不同,也是造成两国时间观念有差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历来崇敬信奉自己的祖先,至今仍存在的宗祠和特殊时期对供奉香火的先祖牌位进行叩拜缅怀,是存在于华夏大地的祖先崇拜最好的证明。杨庆堃先生将其称之为“弥散性宗教”,区别于在美国盛行的“结构性宗教”——基督教。“从根本上讲,祖先崇拜是一种生存策略,用以对付家庭群体中由于亲密成员的死亡而带来的情感崩溃和社群瓦解状况的发生”[7](24)。作為一种“生存策略”,祖先崇拜千百年来早已贯穿于中国人的胸臆之间,对祖先的追思缅怀势必让中国人乐于回顾往日时光。

在美国被众多民众信奉的基督教,主张通过对上帝的信奉获得终极拯救,完成肉体的超越,从而存在于时间的永恒。王立新先生认为基督教表现出了一种对新世界、新天地和新耶路撒冷的渴望,受其影响的中世纪西方历史观表达出同样的诉求。他们认为:神是万物之源,他在历经磨难洗净现世的罪孽后最终还可原为神。这样的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正因如此,这样的历史观凌驾于古代以色列民族对历史的旧时认识[8](106-118)。基督教的历史观“在本质上呈现出一种线性递进的逻辑发展图式”[9](256)。由此可见,基督教更倾向于引导人们放眼新世界,要求人们不断地修炼自身,一代接着一代地进化,力争在未来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和境界。

三、考虑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必要性

(一)减少母语负迁移

因为习得母语后具备的能力、技能和思维等给学习第二语言造成了阻碍,我们把这样的阻碍作用称为负迁移。笔者通过分析美国学生产生的关于“之前”“之后”用法的偏误,发现造成偏误的原因正如同第二章第一节中论述的,是母语思维带来的负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句际表面结构,一定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文化思维的视域下,笔者将中美的时间观念差异进行对比,找到美国学生在学习相关语言点时会遇到的难点。在此后的备课工作中,将文化差异作为突破口让美国学生了解汉民族的时间观念,并尝试从中国人的角度构建时间模型。这一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述的3名存在该语言点偏误的学生,全部正确掌握了“之前”“之后”的用法。

(二)打破跨文化障碍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人们总爱犯这样的错误:忽略由不同文化背景而造成的个体差异,总是期望他者文化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因此容易用母语思维惯性对目的语特点依样画葫芦。往往会让其困惑和失望,最终难以内化第二语言以致交际失败。

对二语学习者而言,如果在一个相同的语言点多次犯错,就有很大可能性产生自我抑制。再次回到笔者的3名美国学生,当他们重复出现偏误之后,能明显感到学习积极性受挫。当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输入真实的生活对话并要求他们造句的时候,学生开始采取回避策略。运用母语代替容易出错的目的语,显然是不利于掌握地道的汉语的。长此以往,学生并不能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原本对目的语社团亲近的态度转变为疏远和抵触。

将中美时间观念的差异引入对比分析,除了能给二语学习者带来显性的语言能力提升外,更能为其日后更好地融入目的语社会,拉近与目的语社会的心理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能力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汉语国际教育日趋成熟有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不乏知识渊博的专业教师投入汉语教学工作。然而,教师的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自身的静态层面,就不能完全胜任对非汉民族学生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在保证自身有足够充沛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文化因素动态地进入学生的视野[10]。

为了提高教学的品质和内涵,教师需要具备把深奥的文化理论知识合理注入实际课堂的能力。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储备充足的文化准备,在教学中尽量减少因为文化盲点造成的输入性偏差。还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面对相悖于传统中华文化的他者文化,教师要能有效地将其识别出来然后做出细致的对比分析,以便能预测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因文化差异所遇到的重难点。最后教师应多参与以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开发,不能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文化课程的开发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训练,能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文化意识。反映在课堂上便是:教师在讲授语言点的同时注重文化因素的对比,让学生从母语者角度分析理解汉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非常特殊,包括所有非汉民族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此大的涵盖范围,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例如本文提到的美国学生难以区分“之前”“之后”;再例如埃及人特殊的“电话文化”。“据社会语言学家Schmidt对埃及人215次的电话进行研究,发现打电话的双方都不做自我介绍,而是互相猜测对方的身份,直到双方都明确了彼此的身份后才继续之后的话题”[11](78)。如果对比分析仅停留在句子表面的结构研究,或许埃及学生的电话对话完全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可是这样的互相猜测显然是不符合汉语的真实语境的。可以合理猜测电话用语是埃及学生的学习重难点,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对比。

全球数量庞大的民族创造出属于各自的绚烂文化,上文提到的两个例子仅是沧海一粟。适用于美国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不一定能嫁接到日本学生身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做好充分且有针对性的准备,力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五、结语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在语言中有所显现;不同的语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民族的思维习惯。筆者以传统、被广泛应用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对比分析为着眼点,肯定了它在二语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结构时,起到的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其存在的缺少文化因素的思考,缺少不同民族间思维方式的探究作了相应的阐述与分析。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找到了美国学生使用“之前”“之后”时产生偏误的根本原因,探究了中美两国人民时间观念差异的成因,并用实例证明了弄清这种差异于对比分析中的必要性。最后,站在对外汉语教师的立场给出了教学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和几点建议,希望给国际汉语教师带来些许启发,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Paul Markham.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the future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J].System,1985(01).

[2]赵琴.英汉对比分析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3]鲁翌,唐德根.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失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03).

[4]杨庆.论中美时间观差异及在语言词汇方面的体现[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6]时真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中美时空观差异[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4-77.

[7]杨庆堃.中国社会的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8]王钢.福克纳小说的基督教时间观[J].外国文学评论,2012(02).

[9]王立新.古代以色列历史文献、历史框架、历史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之后对比分析
我和机器人,谁才是艺术家?
动漫电影《哪吒》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梁武帝乐律学成果评析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用好群文范例 奏读写三部曲
——六年级“借物喻理”阅读与写作指导
浅谈现代文教学与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