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话单字声调实验研究

2020-10-20 02:18蔡晓梁贤美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蔡晓 梁贤美

摘   要: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声学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珠海市斗门区粤方言单字调发音情况,通过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分析,管窥语音随时代发展的变化情况,洞察调值变化规律。

关键词: 斗门话    单字调    变化情况

一、引言

广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成为语言种类最丰富、语言资源最多样的地区之一,成为方言研究最活跃、取得成果众多的地区之一。正是因为广东方言本身的复杂性,广东方言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斗门区位于珠江出海口西岸广东省珠海市内,东临中山市,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南面与珠海市金湾区相连。在宋以前,斗门大部分地区属新会潮居都,1152年设香山县,斗门地区属香山县潮居乡。“2001年4月撤县建区。现全区面积674.8平方千米,辖井岸、白蕉、斗门、乾务、莲洲5个镇和白藤街道,有101个行政村、25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5万多人”[1]。

斗门话属于粤方言四邑片区,主要分布在珠海市斗门区内,虽然这个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也很发达,但针对本地区的语言研究却相对薄弱,成果不多。

本研究通过对斗门区不同年龄段的本地居民进行语音采样,探查本地区声调样貌,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发音的实验对比分析,管窥声调发展变化趋势。

二、语音材料获取及实验分析

(一)发音人情况

本次实验语音取样人数为24人,共分3个组,50岁以上为一组(不含50岁),30岁到50岁为一组(含50岁),30岁以下为一组,每组4男4女。其中50岁以上8人没有外出务工经历,其中1人因曾在香港地区生活,所以除斗门当地话之外,还可以用香港粤语交际,其他7人都只会讲斗门当地话。30岁到50岁年龄组的8个人都既可以用斗门当地话交际,又可以用广州话交际,其中4人(2男2女)还可以用普通话交际。30岁以下年龄组都可以用斗门当地话、广州话、普通话交际。

(二)发音字表制定

根据甘于恩[2](95-99)、邱金芳(2016)[3](63-69)等对四邑话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我们的预调查情况,最终确定的相关调查字表如下:

(三)语音样本获取

本实验语音材料收集采用Adobe Audition软件获取,录音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正式录音前让发音人先练习两遍字表,以确保读得比较自然。录音保存为WAV格式,单声道,采样精度为16位,采样率为11025Hz,每个字之间间隔约1秒。每个发音合作人录制8个调类共160字,共得到160*24=3840个语音样本。

(四)实验过程

1.语料标注及声学参数提取

本实验语料分析利用Praat进行。分析过程中先对语料进行标注,对语料进行标注时采用朱晓农[4](281-282)的观点,即“声调负载段从韵腹(元音)算起(语图中的第二个声门脉冲条),以声波图中振幅显著下降和宽带图中第二共振峰模糊为声调负载段的终点。此外,升调终点定在窄带图的基频值峰点处,降调终点定在宽带图上的基频直条有规律成比例的间隔结束处”。

标注完成后利用Praat脚本程序提取基频数据,把获得的基频数据拷贝到Excel中,删去异常及无用的数据,再经过认真甄别,确定数据没有问题之后利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分析。

2.基频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的目的是滤掉个人特性,消减录音时的发音风格差异,获得具有语言学意义的信息。为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采用传统的五度标记法,计算公式采用石锋1986提出的T值法,其计算公式为:T值就是x点的五度值。在得出各点T值之后,使用Excel进行作图,横坐标为发音时长,纵坐标为T值。把T值数据按照不同声调的各个测量点分别输入SPSS19.0软件中,得出各测量点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根据这些数据完成斗门话单字声调的主体分布图、极限分布图。

3.数据与图表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基频数据分析及时间数据分析,分析结果采用图表方式呈现,便于进行直观比较。具体做法是:根据统计数据制作声调归一图、主体极限分布图、偏分布图;制作斗门话声调格局和邻近方言声调格局对比分析图;制作音高与年龄、性别的分布关系对比分析图;制作声调发音时长及调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图等。

三、斗门话单字调声调格局

由于粤方言存在舒声和促声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分析时对时长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具体做法是:把每个音的时长百分化,然后十等分,再通过对实验例字各测量点基频数据的提取和均值计算,将其跟各测量点的时长百分比形成对应,运用T值计算公式,得出每一个测量点和时長的对应关系,如表一所示:

四、斗门话声调分析

(一)调值与调型分析

刘俐李(2008)[5](4)提出“界域”和“斜差”策略,认为五度值的转换应该是界域的转换,以域为界,有过渡地带,边界可进行柔性处理。每度边界允许有±0.1的浮动域[2]。本次实验我们采用这种换算方式拟出的斗门区乾务镇粤语声调系统如下(见表五):

丘金芳[3](63-69)以斗门镇南门村为调查对象对斗门话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声调研究部分用五度值拟出了斗门话的声调格局。我们将本调查结果与丘金芳的研究及周边粤语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如表六):

综合上表可知:我们调查的结果同丘金芳的调查结果(2016)相比,除阳上和阳入音高表现完全一致,其他各声调都要低一度。具体表现为:阴平是一个升调,整体比邱金芳的调查结果要低一度。阳平是个平调,同样比丘金芳的调查结果低一度。阳上调调值与邱金芳调查结果相同,都是31调。去声跟邱金芳调查的结果比较一致,只不过降得更低一些。上阴入、下阴入与广州话的调值相同,与邱金芳调查的结果有较大差异,邱金芳调查的上阴入和下阴入为一升一降,本文调查结果均为平调。阳入调调值与邱金芳调查的结果完全一致。

出现这些不同的合理解释在于:丘金芳调查的是老派发音,本文调查的老中青三代,如果单从老派发音来看,那么和丘金芳的调查基本一致。下文我们还会放在年龄组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二)年龄分布特征分析

为了直观显示斗门话每一种声调的年龄组特征,我们同样通过归一的方法,把所有声调类型及不同年龄组发音情况做归一化处理,再把归一后的五度值作为纵轴,把发音时长作为横轴,做出分年龄段声调格局图。这样,通过图表既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时长和音高走势特点,又可以看出不同声调的域度特征。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音高走势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个性特点。

从阴平看,三个年龄段发的都是上扬调,但50以上组基本是平直上扬,尾部略有下探(可能跟气息不足有关),30岁—50岁组和30岁以下组都是先下降后上扬,下降位置都在音高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且下降幅度不大,没有跨域。从阳平看,三个年龄段体现出比较大的差异。50岁以上组和30岁—50岁组发的都是平调,30岁—50岁组的音高略高于50岁组,30岁以下组在音高走势上表现为前端略微下降后迅速上扬,接近于普通话阳平的发音特征。从阴上和去声看,二者除了去声的起点稍高之外,不管是声调走势还是不同年龄组的发音特征,两个调都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在日常生活中,斗门地区有一句俗语叫“斗门佬买卖不分”。虽然这句俗语的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但从该方言区内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分不清“买卖”还有“第弟”(“买”属于阳上,“卖”属于去声。“第”为阳上,“弟”为去声)两字的现象来看,去声与阳上混淆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语图上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虽然在音高表现上,“阳上”的起点稍低,但听感上和去声已经几乎没有区别,说明斗门话正遵循“浊上变去”的规律变化,“阳上”正逐步归入“去声”。

以上是四个舒声调的音高变化情况,我们再看看三个入声,从上阴入看,50岁以上组声调走势表现为前低后高的上扬型,可记为45,30岁—50岁组声调走势较平,可记为55,30岁以下组声调走势为前高后低的下降型,可记为43。从下阴入看,50岁以上组声调走势为上扬型,可记为23,30岁—50岁组声调走势整体较平,可记为33或44,30岁以下组表现为降调,可记为32。从阳入看,三个年龄组都表现为降调,只是音高略有不同,50岁以上组和30岁以下组都可记为32,30岁—50岁组可记为43。

值得一提的是:上阴入和下阴入不同年龄段音高走势差异明显:30岁—50岁组发音较平,50岁以上组先平后扬,30岁以下组发成降调。对比前人的调查结果,并没有将上阴入、下阴入描写为降调的记载,这可能是30岁以下组受普通话的影响,将普通话相对短促的去声发音方法迁移到了入声发音当中。

“通常情况下,同一社区中的年轻人和年长者的语言差别代表的是正在进行中的语言变化”[6](211)。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三个声调,30岁以下组都发为降调,说明年轻一代正用“以降表促”的方式表现入声,这种新的发音表现值得注意。

总体来看:同一种声调类型,不同年龄段体现出不同的音高走向特征,这种音高变化随着年龄段的不同体现出明显的梯度性,这种梯度变化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和共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语音发展趋势的信息。

五、斗门话单字调发音时长特性

发音时长不仅会影响发音的标准程度,甚至对词汇识别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本研究中我们对时长特征进行了考查。

从绝对发音时长来看,五个舒声调,阳平的发音时长最长,阳上最短,但整体差距不大。三个入声调,下阴入最长,上阴入最短,三个入声调的发音时长差距也不大。发音时长的极限分布,不管是舒声调还是促声调,基本平衡,差距很小。因此,在斗门话中时长对发音的标准程度几乎没有影响。

六、结语

斗门话的声调系统和广州话基本一致,都是共有8个声调,用五度(T值)法可描写为阴平23、阳平21、阴上35、阳上31、去声41、上阴入44/55、下阴入33、阳入42。斗门话的阳入和去声音高差异较小,声调负载时长基本相同,容易混淆。斗门话声调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段体现出不同的音高走向特征,音高变化随着年龄段的不同体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年龄越大调值越高,年龄越小调值越低,50岁以上组的阴平、阳平、阴上表现出凸调特点,30岁以下組声调调值较其他两组低,并把原本为平调的上阴入和下阴入发成降调。斗门话单字声调音高有明显的性别分异,女性的音域和极大值、极小值都比男性高,且差异格局与声调格局相似。斗门话中发音时长对发音标准程度几乎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doumen.gov.cn/doumen/maios/201712/31b211ad0e4942d18943 ebded5b41b1a.shtml.

[2]甘于恩.四邑话:一种粤化的混合方言[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1).

[3]邱金芳.珠海斗门话语音概说[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

[4]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

[5]刘俐李.基频归一和调系归整的方言实验[J].中国语音学报第1辑,2008.

[6]杰克·钱伯斯,彼得·德鲁吉尔.方言学教程[M].吴可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