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岱燕
摘 要:初中化学的学习要求为过程与方法,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且能够通过文字和图表来将化学表述出来。在初中的化学课上要学会使用分类、比较以及归纳概括等方法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这样的方法需要初三学生熟练掌握,也对学生后期学习化学有显著的帮助。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物质分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逐渐产生知识分类的意识,有效促进初三学生化学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类教学;教学实践
在化学的学科素养中,物质分类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化学的学习中采用分类观念是化学学习结构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本文重点讨论了初中化学的物质分类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九年级化学教材为例,着重分析了分类观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了分类观教学在课堂上如何实践。
一、初中化学中分类观教学的意义
我国采取新课改后,各个学科都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与发展。而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化学而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具备良好的品格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化学课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来对物质和其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掌握化学学科中的思维理解模式逐渐形成微粒观、元素观以及分类观等一系列化学的基本观念。近几年,我国在化学中考题目中逐渐开始倾向于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类试题来彰显出化学学科的价值和具体本质。通过重视思维和理念的方式,形成多种样式的试题,以情景化的方式来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结合已学知识来圆满处理全新的问题。这就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整合以及是否能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极高的要求。今年中考试题情境较为宽泛、新颖,其中涉及的场景对学生多少有些陌生,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问题分析和对其解答的时候出现一系列的困难。面对较为陌生的物质和其反应时,学生要具备能够辨别新物质的能力,采用分类比较的思维模式能够做到有效对比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进行猜想和推断。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科学的物质分类观,从分类的角度去认知事物并且配合已学知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物质分类观落实到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分类观的内涵,然后结合教学和具体的课堂情况来进行教学资源的筛选合理使用,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思维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协助学生建立合理科学的分类观。
二、初中化學中对分类观的理解
分类,即化学学习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化学的分类观通常指在学习以及研究较为多样化的复杂化学物质和物质变化过程中能够将具有一种或者几种特征的事物和其他事物进行有效的区分。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比较零散的物质和变化,教师协助学生建立较为正确科学的分类观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自主给物质进行分类并且通过分类来预测物质的基础性质,通过这种思维模式将物质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逐渐形成较为自主的知识体系。
(一)分类方式
在面对多种复杂的物质和物质变化时,分类观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物质的结构、其性质以及其变化的规律。学生可以根据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来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分类观具体核心内容有金属与非金属、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以及有机无机化合物等。其中还涉及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等。这些基础知识概念是初中化学阶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物质和反应进行梳理总结,可以将相同特点或者相同的性质的物质进行归类,有助于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物质以及物质的变化本质,进行分类观的有效构建。
(二)对分类观的理解
化学物质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变化,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对其进行分类能够有效地理解物质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在这样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学习化学能够深入培养分类思维,有效促进学生通过使用分类思维的模式来对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规律本质进行熟练的掌握,逐渐形成正确的分类观念。
三、初中化学中分类教学的实践
(一)教学方面
目前分类教学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学生对分类观的教学理念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不足够,无法将分类观念始终贯穿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们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分类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中看到分类观的实际作用。分类教学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分类的各种方法,对于知识点能够更加容易抓准要点并进行学习,还能够通过分类的方式将知识点扩充开来。尤其是中考复习的阶段分类学习法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对知识点进行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初三学生在化学的自主学习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教师方面
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钻研教材、教参,中考年报,熟练掌握课程的教学标准。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分类观学习内容要熟练掌握,在初三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分类观,总结出系列的习题来让学生作为有效的参考。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教学将分类观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课程内容需要死记硬背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灵巧的教学模式例如顺口溜等方式来提升学生背诵的兴趣。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来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编成顺口溜来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改变原有的复习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将单元知识的梳理来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分类、比较、归纳和概括,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来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串联,让学生通过分类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熟练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物质分类网络框架构建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丹娜.初中化学分类观的学习进阶分析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2):3-8.
[2]张向荣.初中化学前期启蒙学习内容的研究与开发[J].化学教与学,2020(2):2-4.
[3]倪胜军,谢琼.促进意义创生拓展教学宽度——以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