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分析

2020-10-20 11:28贺元
艺术大观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

贺元

摘 要:舞蹈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舞蹈与音乐、文字艺术的发展年限较为接近。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的本质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非常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舞蹈教学;情感表现力;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6-00-02

教师在进行舞蹈训练时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注重对于学生舞蹈技巧的训练。用丰富的舞蹈技巧来进行内容的填补,而对于其艺术美感以及思想内容上的学习则较弱。这种错误的练习模式使舞蹈丧失了其本质,在进行舞蹈训练时教师要注重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全面提高其舞蹈素质。

一、大学舞蹈中情感表现力的作用

(一)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本质在于通过用肢体语言的表达来塑造人物形象,进行舞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的训练。舞蹈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通常更加注重对于舞蹈技巧的练习,通过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丰富表演内容,往往这种教学方式的出发本质与舞蹈的本质相违背,教学目标以及方式都不再是以情感表达为中心,导致舞蹈情感与舞蹈内容之间相互脱节。舞蹈整体缺乏藝术表现力,更多的只是一种技巧性表演,从而失去了舞蹈表演的本质。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是指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力,使其在较好的舞蹈表演力的基础上,深化舞蹈艺术的表演。教师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为主,不要一味地只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性,还要注重对于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艺术的表达需要实力与技巧的支持,在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后才能更加好的表现舞蹈艺术。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舞蹈是一种艺术,优秀的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极为丰富的。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对于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作品内涵。学习一个舞蹈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进一步分析主人公的心理特征,以及由环境心理所形成的动作行为等。例如舞剧《水月洛神》是由曹植的《洛神赋》为题材改编而成的,在此剧中以洛神传说为题材,讲述了曹丕、曹植以及甄宓三人的爱恨情仇,该剧融入了传统文化诗书礼乐等传统艺术元素,通过现代化的技巧表演方式展现了人们对于古典艺术的理解以及向往。舞蹈的种类有很多种,例如形体舞蹈、街舞、现代舞等。练习舞蹈除了带来肢体感官上的艺术享受外,还要通过肢体语言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揣摩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对于舞蹈艺术的表达是许多舞蹈家毕生的追求,例如美国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对于舞蹈的理解是“舞蹈应该建立在自然之上”。她摒弃对于技巧的练习,认为过多的技巧会让舞蹈显得十分刻板反而失去了其艺术美感。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有相同之处,在舞蹈中过多强调技巧会使得整个作品“似七宝楼阁,炫人夺目”反而失其本质。但是在进行教学中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自然艺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舞蹈情感的表达需要技巧的联系,不通过技巧直接表达其本质多少需要点天赋,这一点是不可求的。

(三)提高舞台表演力

舞者的个人素质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是决定作品表演的关键因素。舞者在进行舞蹈练习之前首先应充分了解舞蹈的内涵,充分了解自己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物形象。舞蹈是一种包含了文学、表演、音乐、肢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舞蹈教学中的技巧以及艺术熏陶,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舞者的个人综合素质,主要以舞者的个人理解和感受为核心的,不是说老师进行任务布置,学生进行完成,如果个人情感受到了技巧标准的束缚,所谓的舞蹈表演也就只剩下标准了,使舞蹈变成了和杂技、体操等竞技性表演类似的表现形式,这是舞蹈教学中的大忌。舞者在舞台上要想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需要和舞蹈形象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来感染观众使观众和舞蹈形象产生共通点,可以了解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舞蹈的表达是通过舞者呈现的。不同的舞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所呈现出的作品也会有所不同。在艺术表演中,舞蹈是通过个人的面部表情、情绪变化、肢体动作等进行情感的传递,观众感受到舞者所传达的情感,使得舞者与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共通关系,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表演场所形成了一种实时艺术氛围,在氛围的影响下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二、大学舞蹈中提高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一)深化学生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

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进行诠释表演。例如舞剧《梁祝》,剧中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梁祝》是我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在民间传播很广。妇孺老幼都可以讲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正是因为梁祝二人爱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美性,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舞剧《梁祝》主要由“共读”“送别”“抗婚”“化蝶”四个主要的代表情节串联而成,在不同的故事阶段对于女主人公的心理情况的演绎,对于不同的舞者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舞蹈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多年的专业练习舞蹈基础已经很扎实了,学习的重点在舞蹈人物的塑造以及情感的把控。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由情感带动肢体表达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相关肢体表达技巧的练习,通过对于技巧的练习来增强其艺术表达力,将抽象的艺术感受切实的转化为可观的舞蹈表达。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

当前社会各种网红、流行语等快消文化盛行,导致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如果不具有个人审美力,很容易出现审美偏移,极大降低了个人的舞蹈综合素质。由于审美偏差使得学生在舞蹈方面没有更深一步的追求,缺乏精神向往与崇敬感,限制了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当前社会舞蹈的占有率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广场舞文化的流行使得舞蹈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简单的舞蹈中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享受。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舞蹈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学生的审美力方面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审美能力的提高则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完成,而不是像技巧练习一样可以直接看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经典作品,例如音乐歌舞剧《音乐之声》《雨中曲》等,提高学生的涉猎范围。引导学生对于经典作品进行思考,学习不同音乐、舞蹈形式之间的差异以便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1]

(三)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同时也是对于人类情感与肢体美感的完美结合。无论做任何事情拥有扎实的基础是进一步提升的前提,在舞蹈中学生没有扎实的舞蹈基础,做舞蹈动作时无法充分的表达情感,甚至会出现失误,破坏整体的艺术效果。提升学生的表现力首先要加强舞蹈基础的训练,同时注意尺度,大学生与小学生不同进行训练主要的目标是保持现有的水平,而非像小学生一样努力学习各种技巧。

提升实际的舞蹈表现力,要注意对于所有感官的调动。视觉方面应通过舞者扎实的舞蹈技巧,给予视觉上的震撼力,同时加强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相互渲染,进一步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舞蹈是变化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点在舞蹈上同样适用。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这一观念,舞蹈是由心生的、而非重复训练的产物。要想提高舞蹈表现力,提高舞者内在的思想艺术素质非常重要。学生要真正喜爱舞蹈,在舞蹈中可以感受到舞蹈带来的乐趣,喜爱永远是最大的内在动力。[2]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舞蹈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欣赏、模仿等方式增加舞蹈素质。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从古代的祭祀舞蹈,到传统的古典舞,发展到现代形成了现代舞、韩舞、街舞等。舞蹈的存在价值和语言、文字是相同的,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大学老师注重这种创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素质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行业发展。舞蹈是一项综合性艺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亦师亦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创新的欲望。学生在进行舞剧、舞蹈等创作时,老师可以作为指导者参与创作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3]

三、结束语

舞蹈是一种非常具有美感的艺术表达形式,经常练习舞蹈的人其气质与外在形象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舞蹈也有助于陶冶情操,丰富舞者的个人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宇武.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J].大眾文艺,2016,397(19):221.

[2]邓莹.刍议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有效方法[J].大众文艺,2018,433(07):216.

[3]张若冰.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J].人间,2016,200(05):174-175.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之我见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新时期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分析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分析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