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玉洁 时翠萍
【摘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步伐加快,中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高。作为德育工作者需科学认知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合理采取相应策略,以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此,文章将新时代作为研究背景,以中学德育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提高其实效性的有效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学 德育教育 实效性 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06-01
在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则充分彰显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在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教育内容的深入化与具体化,与社会生活有效联系,确保学生能够普遍认同并且自觉遵守。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新时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十分有必要。
一、中学德育教育意义阐释
一方面,体现民族精神。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素质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素质人才代表的是国家精神风貌。初中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可为学生后期学习与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落实的重点。素质教育属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产物,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大德育教育力度,确保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时性。尤其是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使教师对新时代学生思想动态加以了解,对传统教育模式加以转变,使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德育教育工作过的开展,也有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新时代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提高路径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时代背景下,为全面优化德育教育质量,学校与教师就必须积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德育教育理念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进而与学生多元化思想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班会等多种形式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兴趣和爱好深入了解,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可借助学生喜欢的体育明星,向学生讲解其成名史以及心路历程,使学生能够通过明星励志故事逐渐形成坚持不懈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此外,教师也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组织德育话剧的编排活动,或者是创办班级内部刊物,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并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使其能够切实感受人文理念,实现和个人品德的有效融合。正是以学生为中心,并将学生认可的形式当成出发点,对其加以鼓励与引导,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更主动地参与德育教育。
(二)教育内容的优化
从本质上来讲,德育教育是以人为主要教育对象,所以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开展传统的社会价值教育,同样需要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是正确的。为此,中学德育教育开展期间,教师需合理融入理想和信念教育内容,确保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更加坚定,形成正确的三观。在讲解庆祝香港回归周年活动期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纪录片,即《我的1997》,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香港的沧桑变化,同样感知祖国的强大与富强。此外,可选择学生喜欢的香港明星,通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展示,使学生了解香港与大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个人爱国热情被激发。随后,教师即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该如何从小事方面为国家做贡献?在学生讨论以后即可发表个人看法。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畅谈德育教育的收获。通过开展课堂活动,可使教师与学生更好沟通,并系统认知祖国的繁荣发展,使其爱国情怀更强烈。
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效整合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是学生青春叛逆时期,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对其心理、思想以及行为动态等形成深入了解,并加以引導,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为其思想态度与价值观念的构建提供必要帮助。新时代下,很多中学生都热衷于微信和QQ等聊天软件,因而教师可创建专门QQ群以及微信群,借助社交软件向学生发送时事热点以及有正能量的社会新闻内容。另外,也可通过社交软件倾听学生心声,根据具体状况加以引导。
(三)教育手段的创新
要想使新时代下的中学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与价值,教师就必须创新教育的手段。目前,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教学实践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应综合分析实际状况,定期组织多种形式且内容相对丰富的实践活动。可选择学生的生活社区,为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献爱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培养其关心与关爱他人的品质。与此同时,学校也可安排优秀的毕业生举办座谈会,将个人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学生,并且大力宣传积极奋斗的作风,积极弘扬时代新风。通过组织相关性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德育教育并且主动接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始终存在,而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结合学生间心理特征的差异,以实现德育教育实效性提高的目标。在开展中学德育教育期间,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氛围,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而达到新时代下提高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王卫.新时代如何体现中学国防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J].科学咨询,2018(5):64.
[2]郑锦雄.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J].学苑教育,2018,000(014):P.13-13.
[3]张景荣.谈当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9):91.
[4]沈丽娟.立德树人语境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J].读写算,2019(8):45.
[5]龚志文.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