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探究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10-20 18:38王国林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王国林

摘要:实现合作探究教学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规避不合理的分组方式与小组合作活动环节。基于此,教师要合理划分小组,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让聋生实实在在的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聋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释放出个人潜能,养成团结协作的积极心态。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之中完成数学的学习。不可否认,提出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聋生初步接触数学,更是要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不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一名特教学校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给学生营造出可以提问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聋生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逐步改进,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并且出现了很多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益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实施后形成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这一教学方式也受到广泛的运用。对于聋生学习数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适用性很高。因此,教师要从这一点出发,探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本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聋数学教学中推进合作探究进程进行教学反思。

一、合理划分小组,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正式实施之前,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划分合作小组。但是,迄今为止,仍有很多教师未能健全小组合作分组,要知道,划分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不合理的小组划分,对课堂教学只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让部分聋生产生抵制心理。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把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分到一组,成绩一般或者相对较差的分到一组。但是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容易使得小组表现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与最初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知道,在聋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借助小组合作所起的带动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综合数学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如果一个组内全都是班级的尖子生,而有一个组内集中了班内学困生,长此以往,只会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学困生则学习起来越来越困难,甚至是对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样综合性比较强、运算难度相对较大的知识点时,很容易导致小组之间成绩差异较大的现象,这也显得小组之间的竞争不公平。基于此,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小组内都安排优等生和学困生,让优等生带着学困生一起学习并解决四则混合运算所带来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又能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帮助,从而体现并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更加公平,更具有可比性。

如果教师能够在分组时考虑相对完善的分组策略,调整小组成员成绩结构,使得小组成员成绩普遍呈现高低不一的现象,并且能形成互补的状态,可以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促进聋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在健康的竞争环境中,聋生也能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积极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

二、设置相应的任务,提升合作能力

在健康的小组分组中,聋生之间存在的成绩差异比较大,也因此,学生之间的定位各不相同。有的教師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要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一想法很明显是比较片面的。但是,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会刻意去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会可以询问成绩好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如预期好。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虽说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老师的评价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数学课程中的乘除知识时,学习能力较强的聋生很快便能掌握计算方法,并熟悉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实际的计算;但是学习能力较差的聋生只知道乘法口诀,不知道如何运算,难以分清多位数整数、分数、小数在运算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但是学生之间没有向心力,没有合作方向,这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如果,教师能明确给学生分配任务,让数学能力强的学生给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乘除计算的联系与方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负责主要的计算工作,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负责验算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小组的合作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当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一些评价。因为每个人在组内负责的任务不同,完成的效果也不同,老师需要对小组以及学生进行科学的点评,指出优缺点并为他们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法,学生才能得到进步。

聋生的年纪普遍较小,不仅阅历少,合作学习经验也比较少,因此,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促进小组之间合作能力的提升。而教师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小组工作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聋哑学校)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