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平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课程改革十年来,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流于形式;学生学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理念存在迷失;学习方式转变存在极端化、泛滥化和形式化趋势:课堂学习中接受学习方式仍占多数。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整合;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一言蔽之,就是改革教学关系,其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师生互动,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一、课堂教学与教材能动地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教材的过程,而不应当对教材作出任何变革。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因素。
因此,要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材就不应只是教学计划、教科书等文件,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材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堂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材计划和方案,而是教材的创新与开发。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教材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材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學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 ,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三、师生关系的互动交往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
首先,对探究结论与教学过程进行整合。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探究结论是教学的探究结果。当前的教育教学框架,往往是重结论、轻过程,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通,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也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其次,对知识认知与情感活动进行整合。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知识认知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因此真正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滲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卜玉华.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年11月1日.
[2]胡庆芳.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