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

2020-10-20 06:26马晓宏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行动导向职业教育

马晓宏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旨在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主动行为意识的培养,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对其学习能力进行训練,培养学生超强的学习能力以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综合水平。而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是注重职业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提高学生的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双重能力,促进学生满足新时代发展下的人才培养标准。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探析

一、行动导向教学具体含义

行动导学是在先进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方法,是新型教育形式的典范。行动导学在职业教育中主要是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信息的收集、整理,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强化知识学习体系,并在教师的有效监督下对学习任务进行执行与实施,最后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想素质水平、团队协作意识、良性竞争精神等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学生的理论专业知识、实践应用技能及其他方面的素质水平,有效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综合表现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面对职业教育问题时善于积极思索、勇于探索、合理分析、开动大脑,不断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从而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二、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实施举措

(一)加强合作,构建合作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着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推行,教师队伍逐渐向专业型、实用型人才方向进行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通过多渠道获得教学新资源,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社会专业经验及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教师可以加强多方合作,为自身提升业务技能、增强工作经验提供机会,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培训平台,达到双赢的效果。例如,当今社会部分院校为了构建多方合作平台,与医院、企业、检验所等单位进行强强联合,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积极投身于教育及科研两方面,在教书育人期间还通过在企业中进行科研工作从而强化自身专业水平、及时了解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程序、工艺流程、仪器设备等,通过基层生活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及对人才需求的方向,进而向学生传达出准确、高效的职业信息,引导学生在相应方向进行专业化训练;另一方面,学校与医院、企业、检验所等单位之间加强联系,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观摩、实习平台,从而向以上单位输送人才,通过在这些单位中的磨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践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在对学生尽心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期间,要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在重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及开展。与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相比,新型教学改革下导向教学主要是要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展开层次化、专业化、技能化等方面的培训,避免师生过于看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忽略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与运用从而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发生,导致学生纸上谈兵从而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此外,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职业教育课堂也会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无趣,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质量不理想。

(三)明确教学方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的宗旨是要求教师在实施职业教育期间,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专业性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以达到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思维分析能力、严格执行力等目的,从而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人才,提升学生的职场生存技能。

为了有效地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教学,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分析各专业的独特性及共性,采取情境模拟、实地考察实践、结合信息化技术等教学方法,从而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又能满足学校教学条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校应明确了解自身教学条件与实力、当前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岗位的饱和度、学生的匹配度等,进而针对岗位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方向化的职业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两一方面,学生也应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发挥学习精神,结合自身能力,进行自我分析,设定职业发展规划方向,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对设定的目标任务认真执行,必要时可以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以便完善职业规划,提升学习能力。

(四)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极大地改善的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促进了多方面效率的提高,方便了人们的生存方式。职业院校应紧抓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机遇,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如对机房或图书馆定期开放,方便学生及时查询相关资料,训练学生对计算机等办公软件、网站平台的使用;其次,通过网络化平台的构建,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资源共享或交流平台,有利于师生在交流网站或群里进行线上答疑,从而实现了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学习目的,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时地将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避免疑难问题知识点的累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巧妙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学习成效、职业适应能力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路线,为提升学生的职业应变力及技巧等开启了指明灯,使得学生感受到清晰的职业规划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完善教学质量。

(二)提生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将会通过开展实践、调研等形式增加对学生的培训机会,在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主动行为意识、执行力、自律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等,从而显著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将学生打造成一个全面型的复合人才,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规则,减少在职场中的犯错率,为学生今后在职业发展中的快速升职或转型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推行行动教学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悄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统一,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指明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降低了在职场上的淘汰率,提升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艳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8-9.

[2] 黄小娟,甘冠宏,胡浩潮.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与方法应用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11):34-37.

[3] 叶峰,徐智,刘春燕,等.以提升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应用探讨[J].软件(电子版),2019,(10):104.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行动导向职业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