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自勇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80例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实验组应用药学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整体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给予科学的药学干预后,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显著预防中药汤剂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能够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汤剂;用药指导;护理;不良反应;药学干预;价值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中药汤剂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应用十分广泛,在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中药汤剂一旦应用不当,就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折扣,甚至可能由于配伍禁忌的情况,加重患者的病情,进而影响到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治疗进程。药学干预手段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全过程进行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共计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80例中药汤剂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岁到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5±2.31)岁;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1岁到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3±2.2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重要汤剂治疗的条件;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积极配合。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不符合中药用药指征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样本中药汤剂治疗患者的基线治疗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实验组应用药学干预护理,加强中药汤剂制药全过程的监督,严谨擅自更改药方、增减药量、延长疗程等,对于剂量错误、处方不当等情况进行处罚,并立刻给予更正,要根据医师的指导对所有患者的服药时间、用药数量、服药类型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恢复情况,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并调整用药类型和用药量。基于中药汤剂的特殊性,一定要明确配伍禁忌,使用科学手段煎煮,并确定最佳服药时间,如安眠药物在睡前服用、发汗药物需要热服等,还需遵守辩证用药的原则,及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调整药方,合理用药[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整体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依从评分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依从评分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了药学干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依从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了药学干预护理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對比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2/40),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22.5%(9/4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接受了药学干预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中医发展,医院药房的中药汤剂管理工作逐渐得到重视[3],相关管理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甚至会发生药物中毒等事故,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也使得医患关系陷入紧张的状态。医院药房在接到处方后会根据不同药方抓药并煎制,药房人员首先要确认中药处方科学无误后,严格按照医师配方进行配比,期间留意药物的不同用法,防止出现差错,抓药完毕后进行科学煎制,用药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给予科学的药学干预后,依从性显著提高,且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皮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药学干预能够显著预防中药汤剂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能够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费晓冬.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临床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346-347.
李燕.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9,35(23):107-109.
刘安全.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健康必读,2019,(23):4-5.
陆敏捷.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北方药学,2019,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