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以CNKI核心期刊为例

2020-10-20 08:15胡佳佳王晓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发文学业

胡佳佳 王晓静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1 引言

随着教育界“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培养”理念的提出,自我效能感作为影响个体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其从心理上对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领域。具体而言,国内学者早期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大多是理论研究,集中为自我效能感概念和维度分类。随着学界对其开展的进一步的研究,如定量研究中的关系、影响及作用研究等也开始逐渐在国内兴起,并且在最近几年成为了教育学界的热门话题。鉴于此,本文拟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这三个维度出发,对近五年发表于CNKI核心期刊的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了解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提出研究展望。

2 研究设计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以CNKI核心期刊为检索工具,输入主题“自我效能感”并且“学习”对其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到自2015年至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计55篇。随后,笔者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这三个维度出发,对以上55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统计分析,以此了解近五年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整体情况,为未来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对象

首先,笔者对55篇文献的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归类和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其具体研究情况见表1。

表1 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对象

由表1可知,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群体。其中,除3篇无明确研究对象外,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共计19篇,占比36.5%;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的18篇,占比34.6%;以高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8篇,占比15.3%;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6篇,占比11.5%;以成人为研究对象的4篇,占比7.6%;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仅有1篇,占比1.9%。由此可见,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学生为群体的研究相对不平衡,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初高中生,而对小学生、成人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笔者希望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对这三个群体投入更多的关注。

3.2 研究方法

接着,笔者又对这55篇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细致归类和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其具体研究情况见表2。

表2 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方法

由表2可知,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方法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非实证研究为辅。其中,近五年国内实证研究共计46篇,占比73.7%。而在这些实证研究中,主要又是以量化研究为主,其相关文献数量达到39篇,占比70.0%。具体来说,研究中使用的量化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的。此外,在实证研究中,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相关的发文量较少,占比轻。其中,质性研究相关文献仅有5篇,占比9%;而混合研究占比量更少,仅为3.6%。该数据表明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法整体呈单一状态,质性研究较少。正如翁美玲等人(2018)指出大多数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都偏向横向研究,即定量研究,这类研究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定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因此,根据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方法的当前现状,笔者建议研究者未来应采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个案分析、访谈等以此更准确地定位研究对象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3.3 研究内容

最后,笔者再对这55篇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细致归类和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其具体研究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作用及其影响研究这三大主题上,按照其发文量和占比降序排列依次为: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发文19篇,占比36%);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研究(发文11篇,占比19%);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研究(发文10篇,占比18%);学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发文8篇,占比15%);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内容研究(发文5篇,占比8%);文献综述研究(发文2篇,占比2%)。

其中,针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学业成绩及焦虑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及成绩都呈正向相关关系[3]。例如,李衔(2016)采用问卷调查法并抽取23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研究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及其各维度都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同时指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如,蔡文伯和杨丽雪(2019)通过问卷调查了901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考察其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当前的现状及关系。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业成就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研究同时还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学业成绩及学习策略。

此外,针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大多数影响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4]。例如,柏宏权等人(2019)对41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同伴互评行为实验研究,以此了解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同伴互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会积极影响学生在线同伴互评的行为。研究同时也发现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做同伴互评时能够使用更多元化的评语;然而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任务开始的时候,能够积极参与同伴互评活动,但随着同伴互评活动的持续开展,其积极性和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学生相比发生了逐渐降低的现象。

表3 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内容

再者,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其在近几年已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焦虑、社会家庭地位、兴趣爱好等变量对学习成绩影响之间的中介作用[5]。例如,陈丽兰(2018)以初中听障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学科为视角研究焦虑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及数学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最终发现数学自我效能感在课堂焦虑对听障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6]。再如,肖磊峰和刘坚(2017)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家庭社会地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同时尝试分析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6]。他们选取7089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作为样本量,并通过单因子检验最终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地位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中扮演着链式中介作用。

4 结束语

通过对近五年发表于CNKI核心期刊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首先,从研究对象上说,主要以大学生和初高中学生为主,小学生、少数民族和成人偏少;其次,从研究方法上说,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非实证研究偏少;最后,从研究内容上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作用及其影响研究这三大主题上。由此可见,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者应该根据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不足,拓宽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从而更全面、更细致地进行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开一扇光明之门。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发文学业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艰苦的学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