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丽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07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梅花针联合分期针灸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行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部SFG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动态对称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面部静态对称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分期针灸疗法在治疗面瘫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临床各症状,改善面部静态及动态对称性。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症,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为多见[1]。目前,西医在治疗面瘫中主要采用营养神经或激素类药物,通过服用药物改善患者口眼歪斜等症状,但若治疗不当,则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对预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将面瘫归为“口僻”范畴,采用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优势,利于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基于此,本研究对面瘫患者给予梅花针联合分期针灸疗法治疗,旨在探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160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18~55岁,平均(35.86±2.74)岁;病程1~6d,平均(2.13±0.76)d。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9~56岁,平均(36.11±2.07)岁;病程1~6d,平均(2.09±0.74)d。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2]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内科学》(第9版)[3]中风寒型面瘫诊断标准;均为单侧患病;可耐受本次治疗;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双侧患病;存在中枢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无法耐受本次治疗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行分期针灸治疗,选取印堂、人中、承浆,患侧鱼腰、攒竹、下关、地仓、太阳、四白、翳风、迎香、颧髎、颊车、双侧合谷穴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双侧太冲穴为配穴。针灸治疗时使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随后实施针刺治疗。(1)急性期:针灸针直刺主穴0.1寸,不得损伤肌肉、血络,针刺时不得捻转,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使用TDP照射30min,1次/d。(2)静止期前期(发病8~12d):采用平刺及斜刺的方式直刺主穴及配穴0.2寸,四肢及耳后穴位可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式刺入0.5寸,捻转得气后使用TDP照射30min,1次/d。(3)静止期后期(发病13~21d):采用平刺及斜刺的方式直刺主穴及配穴0.2寸,四肢及耳后穴位可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式刺入0.5寸,捻转得气后使用脉冲针灸治疗仪治疗,取太阳、印堂、地仓、颊车等穴位,选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肌肉微微跳动为最佳,留针30min,1次/d。(4)恢复期:采用平刺及斜刺的方式直刺主穴及配穴0.2寸,四肢及耳后穴位可采用直刺或斜刺的方式刺入0.5寸,捻转得气后使用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主穴或配穴交替选用,使用断续波,留针35min,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治疗,与对照组一致治疗时保持平卧位,叩刺攒竹、印堂、鱼腰、阳白、地仓、颧髎、太阳、人中、翳风、承浆、颊车及口唇、眼眶周围穴位,针刺10min后使用梅花针操作,叩刺眼眶及口唇周围穴位,每次叩刺后轻轻弹起,不得用力叩刺,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主,每次叩刺操作时间持续5min,1次/d。
(1)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面肌功能恢复,面部表情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面部表情存在轻微不对称,面肌功能恢复一般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2)面部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FGS评分系统对患者面部进行评分,观察静态及动态对称性SFGS评分,其中,静态对称性SFGS评分共25分,评分越高,面部静态肌运动对称性越差;反之,越好;另观察患者闭眼、开口笑、前额皱纹等随意肌运动对称性,总分100分,评分越高,面部动态肌运动对称性越好;反之,越差[4]。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面部静态及动态对称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静态对称性评分较低,动态对称性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G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G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静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80) 15.93±4.23 3.62±1.85动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53.72±6.54 85.31±5.28对照组(n=80) 16.13±4.05 5.96±1.47 54.13±6.42 76.48±5.17 t 0.306 8.858 0.400 10.688 P 0.760 0.000 0.690 0.000
单侧面部肌肉瘫痪是面瘫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认为面瘫是由于急性炎性水肿所致,在治疗中以营养神经及消炎药物为主,但在实践中未取得明显效果[5]。祖国医学认为面瘫属风中经络之证,因脉络空虚、感受风邪所致。《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阳明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表明面部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去约束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针灸在面瘫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优势,通过对各穴位实施针刺治疗,可达调节气血、祛风散寒、舒经通络,促进面部筋脉及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
梅花针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浮刺”“毛刺”等,属皮肤针法,通过梅花针叩刺人体各穴位及经络,不仅有助于刺激局部神经兴奋性,同时还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并在神经反射作用下,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调整,从而提高面部筋脉及肌肉运动功能,更加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提高抵抗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动态对称性评分均较高,面部静态对称性评分较低,表明与单纯分期针灸疗法相比,联合梅花针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SFGS评分,利于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其原因可知分期针灸疗法根据病程时间长短给予针对性针灸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实现对症施针,有助于尽早控制患者病情,加快水肿及炎症吸收,减少面部神经变性。而梅花针在叩刺攒竹、印堂、鱼腰、阳白、地仓等穴位时可起到活血通络、疏风散寒、调整面部经筋的作用[6]。两者联合较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面瘫治疗中采用梅花针联合分期针灸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面部动态及静态对称性改善,利于预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