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2020-10-16 09:21罗国忠廖全明李兴艳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外貌躯体

罗国忠,廖全明,李兴艳

(1.昭通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昭通 657000;2.成都师范学院 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3.大理宾川力角完小,云南 宾川 671601)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父、母单方或其它亲属监护的适龄儿童[1]。由于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以及心理行为问题[2]。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关系等诸方面的认识,包含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内容,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3]。朱建雷等[4]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在自身行为、社会适应以及幸福满足等方面。对847 名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调查[5]显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相对较低,更容易产生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调查[6]显示,云南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 万人,约占全省0-17 岁儿童的9%。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其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基于此,本研究拟对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进行调查,探讨该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规律,以期为该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大理、保山以及文山的4 所乡镇小学采取班级整群抽样方法,共选取950 名小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剔除信息填写不全、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10 份,有效回收率85.26%。其中留守儿童510 名、非留守儿童300 名。留守儿童中,男240 名、女270 名;3年级小学生125 名、四年级小学生137 名、五年级小学生112 名、六年级小学生136 名;白族156名、彝族111 名、傈僳族138 名、汉族105 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E.V.Piers 和D.B.Harris 在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量表共计80 个项目,分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六个维度。国内相关研究报告[3]显示该量表的重测系数为0.57-0.81,Cronbach α 系数为0.61-0.75。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总体状况

对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上的总体得分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得分及其性别差异

从表1可知,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处于正常值范围(自我意识总分在46-58分为正常水平[7]),留守儿童在躯体外貌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在自我意识量表总分以及智力与学校、合群维度上略高于非留守儿童,在行为、焦虑、幸福满足3 个维度上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从性别差异上看,边疆民族地区留守男生在躯体外貌、焦虑2 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留守女生,在自我意识量表总分、智力与学校维度得分上略高于留守女生,而在行为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留守女生(P<0.05),在幸福满足维度得分上略低于女生。说明了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较为良好,在个别方面(如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明显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留守男生在躯体外貌、焦虑等方面自我意识状况明显优于留守女生,只是在自身行为意识方面要差于留守女生。

(二)边疆白、彝、傈僳族与汉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比较分析

对边疆白、彝、傈僳及汉族留守儿童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白、彝、傈僳、汉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得分方差分析

由表2可知,白、彝、傈僳与汉族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都处于正常值范围。汉族留守儿童在除行为维度外的其它5 个维度和总分上的得分都要高于或略高于白、彝、傈僳族留守儿童。其中,白、彝、傈僳、汉族留守儿童在躯体外貌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焦虑、合群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在幸福与满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利用多重比较探索性分析发现,在躯体外貌维度上,汉族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白、彝族留守儿童(P<0.05);在合群维度上,汉族留守儿童得分显著地高于白、彝、傈僳族留守儿童(P<0.05)。说明边疆民族地区汉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要好于白、彝、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留守儿童。

(三)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级差异

对边疆民族地区小学3-6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得分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3-6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得分方差分析

从表3可知,3-6年级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都处于正常值范围。在自我意识量表总分、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合群、幸福与满足维度上3-6年级留守儿童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焦虑维度上4 个年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事后检验发现,在自我意识总分以及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维度上,六年级留守儿童要显著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在合群维度上六年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三、五年级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以及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维度上,三年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留守儿童;在合群维度上,四年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留守儿童。说明六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最好,五年级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最差,三、四年级居于其间。

三、讨论

(一)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较为良好

本研究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较为良好,这与张小屏等[5]对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理由如下:边疆民族地区因其独特性,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但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下,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也有利于该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其次,边疆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外来的旅游者较多,留守儿童在与他们交往时也容易了解和学习域外的信息和观念,从而促进了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努力程度与学业成绩要优于非留守儿童,这与Nicoleta Laura Popa[8]的研究结论一致。因为边疆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对现实生活的困苦也有更多的认识,个性可能更加成熟,在学习上表现为更勤奋、学习成绩可能也更为优异。

本研究还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留守男生对躯体外貌、自身焦虑的自我意识要优于留守女生,只是在自身行为的意识水平要差于留守女生。这可能与留守男生的性别角色行为有关,男生可能会承担更多的家庭、生活和自我照顾责任,对自身外貌的要求可能没有女生那么高,在繁重的生活重担之下,对自身焦虑的认识可能也不是关注的中心,表现为自身焦虑水平可能也没有女生那么高了。

(二)对白、彝、傈僳族及汉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差异的讨论

本研究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白、彝、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不如汉族留守儿童。原因可能有:首先是语言习惯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照顾、家庭教育等原因,父母较难于给与良好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受到了祖辈语言的影响而对汉语能力较弱,汉族留守儿童在学校汉语语言教学环境下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由于受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如衣服装束习惯、婚礼习俗等,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在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交往中,感觉上与汉族学生有很多的不同,对自身躯体外貌会更多的关注以及对交往细节的较多敏感,表现出的形式就是在躯体外貌与合群性等自我意识发展上可能不如汉族留守儿童;再次是宗教信仰的影响,本调查中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尽管宗教信仰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心理调节和社会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会让人产生消极的思想和态度,难以产生新的认同感,阻碍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自然也会阻碍这些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对边疆民族地区3-6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差异的讨论

本研究发现,边疆民族地区小学五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最差,六年级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最好。这可能与小学五年级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有关。小学五年级学生既要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也要承担小学六年级阶段的升学压力;既可能面对相对宽松的学习要求,又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给与的紧张升学准备氛围;既有刚升入到高年级的新鲜感,又有适应新情境的茫然感。同时,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多数孩子已达到了习俗水平发展阶段,认知能力提高、想象更丰富、思维更灵活,逐渐深入到内在品质,但仍可能混淆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道德感和理智感进一步发展,能较合理地进行是非判断,但遇事也更容易冲动和情绪化;主体意识觉醒,自我主见增多,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更高,但容易脱离实际。这些因素可能限制了小学五年级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表现,甚至出现了自我意识短暂的倒退。六年级留守儿童知识更丰富,认识能力更强,自我评价更合理,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更好,六年级留守儿童可以表现最好的自我意识水平。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外貌躯体
现在干什么?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录:《中国边疆民族研究》1—6辑目录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