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总医院(100076)段秋景 孙中武
耳鸣是指累及听觉系统的多类疾病多样病理改变的结果。很多耳鸣患者临床表现以听力降低、形成烦躁及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等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日常生活活动。以往临床结合患者的主观感受难以建设测试标准,最近几年中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1],不伴有听阈变化的耳鸣很可能是阈上听觉功能改变的一种主要表现,听性脑干反应(ABR)被公认为是评估耳鸣程度的客观性指标之一,能为耳鸣早期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1.1 对象 采集2019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以单侧连续性耳鸣为主诉症状的80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为(42.1±8.6)岁,左侧耳鸣49例,右侧耳鸣31例,此次研究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入选标准:耳镜检查提示外耳道畅通,鼓膜正常;两耳各频率纯音听阈≤25dBHL;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参与。排除标准:伴有外耳、中耳疾病史;他觉性耳鸣、搏动性耳鸣者。
1.2 检查方法
1.2.1 纯音听阈检测 Madsen ORBITER 922Version2型听力计,具体操作:在隔音室对受检者进行250、500、1000、2000、4000Hz共计5个频率的气、骨导纯音听阈。
1.2.2 ABR检测 选用Eclipse客观听觉测试平台,依然在隔音室中进行检测,要保证患者在自然睡眠状态,连接电极并记录,依照说明书将电极分别安置于鼻根部、前额发际、两侧乳突,电极阻抗<5KOhm。ABR检测过程中主要参数设置如下:刺激声是click短声,刺激速率为21.2次/s,叠加频次为1024,带通滤波的取值范围为100~3000Hz。采用2次稳定波形的举止测算I、Ⅲ及V波的波幅。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专业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值,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算,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纯音测听 本次研究中,对80例患者进行双耳纯音测听检测,发现250、500、1000、2000、4000Hz各频率阈值均≤25dBHL,均处于正常范畴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ABR检测 经检测发现,I波幅治在健侧更高于耳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耳ABR的Ⅲ、V波幅差异不显著,且V/I、Ⅲ/I波幅比值差异不明显(P>0.05)。见附表。
附表 无听阈变化患者ABR幅值以及各波幅比值统计
当下,临床针对耳鸣发病机制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耳鸣和听力降低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既往有研究表明,听觉中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能对声音传输信号实施兴奋与抑制两个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以上两种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而听觉中枢很可能存有非适应性神经重塑情况,诱导神经自主发电频率增加过程,此时机体即便是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听觉皮层仍然表现为和听觉信号刺激相似的反应,即听皮层异常认知而形成耳鸣。耳声发射始源于耳蜗外毛细胞的主动机械性运动,外毛细胞的该种活动可能是自发进行的,也可能是针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有学者研究指出[2],ABR的I波始源于内毛细胞神经递质释放诱发的听神经兴奋性活动。耳蜗带状突触为内毛细胞朝听神经传导进程中的首个化学突触结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有资料记载,在无ABR听阈改变的状况下,其I波波幅降低提示带状突触功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当耳蜗出现损伤时,局部阈值相对较高的神经纤维和内毛细胞传导异常,无法作出反应,即I波下降,但依然能维持听力阈值。另外,耳鸣患者ABR中Ⅲ、V波波幅或相应比值也出现变化,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可能是神经系统信号传导过程中出现了中枢增益情况,但差异不显著。
总之,ABR中I波波幅降低提示听阈正常者可能存在耳蜗初期改变,这对临床早期诊断耳鸣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