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托克《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的创作手法

2020-10-15 09:46王舒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高匈牙利小节

◎ 王舒 (河南大学)

引 言

巴托克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同时又是著名的钢琴家、民俗学家、他的音乐作品深深地扎根于民间音乐,对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再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着之后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如管弦乐作品《匈牙利素描》、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儿童钢琴曲集《小宇宙》、以民歌曲调为基础的钢琴曲如:《匈牙利地区的罗马尼亚舞曲》、《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等。巴托克巧妙地运用民族调式与民歌旋律进行了全面大胆的探索,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

一、《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的音乐分析

(一)调式调性

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中存在着非常丰富的调式,例如伊奥尼亚、多利亚、爱奥里亚、利底亚等中古调式,还有匈牙利独特的大小调式。巴托克作为匈牙利民歌发展的奠基人,在他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展示了各种调式之间的结合。

谱例1是《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旋律主题的原始民歌材料,分为上下两句。该曲的原始材料运用了“古老的匈牙利调式”:C-D-F-G-bB的五声音阶。巴托克把原始材料进行下五度移位,旋律移低了五度形成了:F-G-bB-C-bE的五声音阶。从整体旋律来看这首钢琴即兴曲的主题旋律运用了多利亚调式音阶,在音乐的不断发展下运用了调式综合的方法来进行创作,又形成了多利亚调式、洛克利亚调式和八声音列。例如:第五小节的降G、降B与降E、还原G,可以看成C洛克利亚调式与多利亚调式的交替使用。同时乐曲还出现了C大调因素第七小节的第三拍为C大调的属七和弦,经过第八小节的第一拍的减减七和弦到了C大调的主和弦的终止式。在接下来的9-12小节使用了多利亚调式与洛克利亚调式的交替形成的八声音阶,在最后四小节的尾声中使用了C洛克利亚调式。

谱例1

(二)《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的曲式分析

巴托克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共有十六个小节,曲式结构为a+a+a+coda,小节数为4+4+4+4(coda)独立的一部曲式结构。

开始的1-4小节是对主题旋律进行了初次的呈示,分上下两句,第一句从F音开始向上进行后落在G音,下句从F音开始乐音向下运动最后落在C音上,前后两句的旋律在反方向进行,形成乐句上的对比。上下两句都是由12个音节构成的,这符合古老匈牙利民歌的自由朗诵式的风格。左手奏出旋律后,接着右手在第二小节以降E与F形成的大二度音程经过上五度、下五度、和下四度的移位,以弱奏、宽放的形式作为民歌叙事旋律的背景衬托。

5-8小节为第一次变奏,左手旋律以加花的手法加入了四度、八度的装饰音丰富了旋律的情感,右手采用平行四小节连续的三度音程连续进行,与下方的旋律声部形成三和弦结构,调式多变、和声丰满,与第一乐句相比更富有动力性。

9-12小节为第二次变奏,乐曲在这个乐句到达了高潮,旋律声部由左手的低声部转移到了上方右手的高声部,并加入了八度的重奏,由两个和声层变为了三个,中间声部还是用了切分音与上方旋律形成对比,和声结构在多调性的支持下不断扩大,和弦结构的扩张使低音区更加有力,柱式琶音和弦也增加了旋律的趣味,在和声层采用第一次变奏时旋律所用的装饰音,最终结束在C音上。

13-16为乐曲的尾声,最后的尾声是根据音乐旋律的材料进行即兴创作的,和上一句的高潮乐句相比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并与乐曲最初的情绪呈现出首尾呼应的关系。尾声是在C洛克里亚调式上进行叙述的,在这句中C音在与降G形成三全音,三全音音程和弦结构是巴托克常用的创作手法,音程关系不稳定,使音乐继续发展。从第14小节开始降G音经下行进行到达C音,下声部从第13小节开始音程的连续下行三次后停止在降D音上,低声部并没有进行到主音C音上,而是在上声部由降B音上行大二度到C音上结束。

二、以后调性理论中的音高中心性与音级集合分析《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

(一)多元的世纪——调性与后调性

在研究巴托克的音乐时,仅仅掌握传统的调式功能体系和民族调式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巴托克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所以必须要运用新的作曲技术和眼光去分析他的作品。在这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后调性理论,在《理解后调性音乐》这本书中把“后调性”定义为:“通过寻求取代功能调性而形成的新的音高组织结构的所有技术和风格的方法。”如音高中心性、音级集合、音级集合与对称等理论。“调式”则是调与调式之间的结合,但“调性”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共性写作时期调性可以解释为功能调性,是因为在共性写作时期大小调体系是写作的主流,而在近现代音乐当中,随着半音和声技法的不断深化、功能调式主音控制下的音级由七音逐渐向着十二音,功能调性体系逐渐削弱瓦解,这促使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们不得不寻求新的音高组织来替代功能调性体系。在接下来的部分,文章将会对《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的音高中心性和作品中的音级集合进行分析。

(二)《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的音高中心性

音高中心性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音高中心的音乐组织的原则为基础,它不需要围绕一个主音而形成系统的音高分级体系。非功能的音高中心性是可以通过各类多种的途径获得,例如可以通过固定的音型、持续的长音、突出的旋律音等音乐元素来表现出音高中心性。

巴托克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的1-12小节的旋律都是在同一个主题上进行变奏的,观察旋律线条的进行,可将C音视为旋律的音高中心,因为C音在旋律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每一次旋律结束后都停留在C音上。而13-16小节虽然属于即兴创作但整体的旋律音高中心还可视为C音,所以整首作品的旋律音高中心就是C音。根据音乐和声上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和声音高中心,分别是1-8小节出现了以F音为音高中心的段落,可以看到在右手声部的降E与F形成了大二度音程,在第三小节被移高五度形成降B、C的大二度音程,又下移五度回到降E与F,并在第四小节下移四度,形成了一个以F为中心上下四度的音程运动。其中5-7小节,每小节的第一拍上都落在F大三和弦上,这更加证明了前八个小节的和声层音高中心为F音。在9-12小节中,调式上运用了八声音列,也出现了大量的变化音但从这四小节重拍上依然可以清晰地判定出D音为这一段的和声音高中心。接着进入13-16小节,从和声层的进行上似乎并不能确定出它的音高中心,但可以把上下两层声部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一来就能发现音乐在不断的向着C洛克利亚调式的主音C靠拢。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品的和声音高中心经过两次改变后与旋律音高中心重叠,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作曲家设计的意图。

(三)《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一动机中的音级集合

谱例2是作品的主题动机通过缩减后,而剥离出的前四小节的骨干音。通过谱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四小节是由三个三音组组成的,把它们用音级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发现这三个三音组分别为(4 b3 1)、(4 5 b7)、(b3 1 b7),通过计算都可以得出它们是以3-7为名称的[0,2,5]音级集合,它的音程函量为(011010)。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三音组(4 b3 1)与(4 5 b7)是以F音为音轴的对称形式,而三音组(b3 1 b7)则是初始三音组(4 b3 1)的下五度移位。整首作品的旋律包括最后的尾声旋律都是在(4 b3 1)音级集合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这个动机细胞音级集合贯穿乐曲旋律的始终。

谱例2

谱例3为作品第5-7小节,是旋律的第一次变奏,同时加入了右手的和声层,通过阅谱和观察可以发现这三个小节中每一小节的后两个音程都可以构成一个四音组的音级集合,这三个四音组分别为(b3 b5 5 b7)、(b7 b2 2 4)、(5 b7 7b2)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算出这三组音程都可以构成一个名称为4-17的[0,3,4,7]音级集合,音程函量为(102210)。在分析了巴托克的整部《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之后发现,四音组[0,3,4,7]这个音级集合非常特殊,它贯穿了整部八首钢琴即兴曲的始终,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出现了以四音组[0,3,4,7]为基础构成的和弦或音型。四音组[0,3,4,7]作为一个动机细胞成为整部作品创作材料统一的标志。

谱例3

三、《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的影响

巴托克一生致力于研究民间民族音乐,并将西方传统的作曲手法与民间曲调相结合,创作出了带有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不断研究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体系。他创作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大胆的运用了各种民族调式的交替、转换、结合,还运用了音轴对称等手法,更是在整部作品中使用了音级集合的手法进行创作。音级集合作为作曲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使之更加符合时代气息。巴托克运用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对民间旋律进行加工处理赋予作品新的灵魂和活力。《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的创作手法对此后的音乐民族化和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音级集合与调式的特性音程关系相结合,可以跳出调式调性的束缚使音乐向着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创作中,可以利用巴托克的《八首匈牙利农民歌曲钢琴即兴曲》的创作手法,认真的构思、大胆的尝试、理智的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猜你喜欢
音高匈牙利小节
不同乐器训练对音乐音高感知的影响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快把我哥带走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嗅一嗅
匈牙利华商误入“鞋”途的故事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