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华
摘要:信息技术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它合理地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词教学;有机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小学语文教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学语文部编教材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古诗词不同于现代文,表达精炼,很多词句均有出处,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更难的是还要理解诗人当时创作的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词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发现,要想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与意”,首先要理解其中所描述的“境与象”,显然教师抽象的解说无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具象的画面才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而信息技术恰好能弥补语言的局限,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数字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字词关
古诗词中有较多的通假字、生僻字,这些字词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很少接触,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效率让学生快速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汉字”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例如部编三年级下册古诗《三衢道中》中,学生对“衢”字的写法和字义掌握不好,对部首“彳”的意思不明了,就造成他们较难掌握这个字。白板中有一项“汉字”功能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学时首先点击工具栏中“汉字”这一选项,输入“衢”,点击田字格右上角的播放功能,播放“衢”的正确读音让学生跟读。田字格左下角有笔画和部首的介绍,学生当场就能记住,很直观有效。点击“衢”,还有笔顺的演示,学生跟着书空,就能解决笔画笔顺的问题。“衢”意为“四通八达的道路”,但在教学过程中,“彳”这个部首的意思和读音学生不了解,不明白为什么“衢”的部首为什么是“彳”,教师通过口头讲解这个部首的释义总有点隔靴搔痒之感,又很抽象,利用白板的“汉字”功能点击图片中的田字格,会出现一个工具栏,第一项是“手写”功能,使用这个功能可以书写出“彳”这个部首,播放读音让学生跟读,演示字义让学生了解“彳”多与“行走和道路”有关。信息技术对于知识的呈现直观有趣,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
想要理解一首古诗词,只理解字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诗文大意,这么多内容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呢,信息技术又展现其强大的功能。白板的工具栏里有一项“古诗词”功能,它内含部编版小学语文12册的所有古诗词、译文和朗读,还有历朝历代著名诗人的生平介绍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在有限的课堂中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实现多项教学目标(如下图)。
在教学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舟夜书所见》时,学生对诗人查慎行较为陌生,对这位诗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白板中的“古诗词”功能就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先引出诗人查慎行,老师追问:“同学们认识这位诗人吗?”学生纷纷表示并不了解,并有学生举手——“老师,查慎行是谁呀?我们之前都没听说过他!”“老师,有他的资料吗?”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后,教师打开白板的“古诗词”功能,在“诗人”一栏中搜索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点击出现诗人和他的代表作——《舟夜书所见》,再点击诗人名字,名字下方就会出现非常详细的诗人生平介绍,整个过程学生注意力集中,都深深地被吸引。在这一界面的左下角还有“原文和翻译”两个选项,选择原文就会出现整首诗作,选择“翻译”就会出现这首诗的译文,这个功能可用于学生课后复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古诗词时学生常常迫切想要了解关于诗人更多的背景资料,如果仅靠教师口头引用部分史料远远无法滿足学生的需求,白板中还有“诗人百科”这一功能,点击就能瞬间链接百度百科,就可获得诗人的大量资料,包括诗人的“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个人作品、轶事典故、亲属成员”等,还有诗人的画像。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这大量的资料补充根本没办法在一节课呈现,甚至没办法在几节课内呈现,信息技术为课堂插上了丰满的羽翼,带领学生自由翱翔。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感知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古诗词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信息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象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再现古诗词中的情景,使学生很好地体会作品的意境与情感,从而实现“情境教学”。例如教学《舟夜书所见》时,教师借助白板蒙尘功能(蒙尘功能:可遮盖文字或图片,教学时可以一点点擦除呈现,适合用于创设情境和气氛烘托环节。)展示诗句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这两句诗,体会画面的静态美。教学时教师用语言营造出静谧的江夜氛围,并使用蒙尘功能,一点一点地出示“江上夜景图”,语言的美感与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他们纷纷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专注地倾听,已经深深地融入教师所营造的氛围里。接着教师又打开白板图库,展示丰富的图片,将一幅美丽的江上夜景图展示在学生面前,“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两句诗的意境不言而喻,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这一切显得那么水到渠成。
(图中空白处使用了蒙尘功能,授课时教师借助这一功能展示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这一画面,让学生体会江上夜景的静态美。)
白板还有“背景编辑”和“古诗词编辑”功能,能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行编辑。学生学习了一首古诗词后可以根据古诗大意对背景插图进行编辑,通过画面来呈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直观有效。如果你对诗词大意有自己的解读,还可以使用“古诗词编辑”功能,将原有的译文进行改动,这一个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诵读
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特别适合吟诵。吟诵不再仅限于个体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形式,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尝试一些更新颖的吟诵方式。例如:
1.配乐诵读法,有效激发学生情感
诗人能把景化为一首诗,把情蕴于一首诗,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也可把古诗词化为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深情地吟唱,动情地演绎。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就适合配以优美的曲调来吟诵,在美妙乐曲的烘托下,渲染了氛围,调动了学生兴致,激发了情感。
2.结合视觉画面诵读法,达到以境激情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在古诗词诵读中,不仅要让学生根据诗句去想象画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更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古诗词相吻合的情境,形象、直观的效果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以境激情的目的。例如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绝句》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温柔明媚的春光一一浮现在眼前,学生边欣赏边纵情诵读,课堂沉浸在浓浓的诗意中。
综上所述,将小学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一定能让古诗词的教学课堂更为诗情画意,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