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军
摘要:小学科学通过传授基本科学知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引导,通过使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为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学习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热情和兴趣的学科。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索兴趣,所以小学科学教育从现实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很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明白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并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必然关系。本文对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教育;应用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学科,在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的精神。小学科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为主,这也使得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学生很难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将自然中的一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的教学内容、环境以及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在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1]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1.结合生活化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导入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课堂导入,帮助学生迅速地“温故知新”,使学生既能够回忆起前面所学的内容,又为将要学习的内容奠定基础。结合生活化教学内容展开的“课堂导入”,除了教学内容要选择接近生活内容之外,还要满足可操作性强的特征,这样才能在课后作业、课外练习等方面提供进一步“生活化实践”的机会。否则,仅仅将课前导入视为新课“切入”手段,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脱离。从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入手,课堂导入是一节课开始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合理导入新课能为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提供基础。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为目的进行准备,既要结合所学内容,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思考,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教师结合生活化的内容上课,更易使学生发现科学知识,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比如,在学习《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放在室外,让学生亲自感受影子的变化。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然后教师将学生带去室外,让他们带有目的地探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既可以交流问题,也能增加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
2.让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能够在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真正能够利用已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总的实际问题,为日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生活中,小学生都知道打雷时不能站在大树下避雨,否则容易被雷击;汽水不能在剧烈晃动后打开,否则会将汽水迸出等,但是当学生明白这些生活现象所蕴藏的科学原理后,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教师时常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的日常现象,促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获得真正的进步,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应用率比较高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效果。小学科学教学其目标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科学这一学科保持学习的激情,讓学生体会到来源于生活的科学知识。其优势在于可帮助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氛围中,从“被动学习”心理转换到“主动学习”心理,提高参与的欲望;同时,情境创设的方式本身就对生活化资源有较高的依赖性,尤其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小学生对科学没有概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理解,在“生活化教学”的转化中,普通常见的生活现象就与奇妙精彩的科学理论产生了关联,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能增强小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将科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举例。比如在《彩虹的秘密》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亲自感受彩虹的秘密,可以将同学带入特定的场景——雨后看彩虹,让学生感受到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让他们第一感官有所感悟并获得知识。[2]
4.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科学课后作业
由于近几年教学模式的更新,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倡导小学科学教学要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培养学生在课外实际生活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不再拘泥于量杯、导管等比较固定的科学实验工具,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或者刀具来完成科学知识的实验教学,让小学科学教学不再照本宣科,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跃轻松。在课后,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比较生活化的科学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刚学会的科学知识。例如,在讲解“重心”这节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不倒翁的课后作业,在下次科学课上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自己的同学看。小学生的作品多种多样,都非常好看,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之后,对不倒翁的原理进行再次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失去意义,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缺少了实践意义。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地认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的学习兴趣。同时,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积极地引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到科学的存在,体会到科学知识所具有的乐趣以及魅力,进而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J].郝智云.教育观察.2019(37)
[2]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钟宇虹.教育观察.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