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摘 要:中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与我国普通高中教学不同,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中职教育更侧重对专业技术的教学,致使语文课程遭到严重的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职学生的文学教育自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文学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生活感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希望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渗透
文学教育起源于十六世纪初,最早被欧洲各国定位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并一直沿袭至今,良好的文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将文学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职教育主要以传授专业技术为主,所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文学教育以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特性,越来越被各级学校所重视。
一、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文学教育目前已在我国各级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实施。中职学生的兴趣广泛,这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所以教师应该加大力度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此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文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文学教育,将我国优秀的人文情怀、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传授给中职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同时对学生语言素养、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众多学校都已认识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职院校更是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加强素质教育,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正是实现中职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具体体现,通过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他技能学科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对其他学科的重难点更容易掌握,对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现状
1.教师缺乏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文化,同时也要加大培养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的身心、思想更加的健康向上。中职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忽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于应付,敷衍的完成教学任务,忽略学生语文基础和文学素养的培育,在考试之前将考点范围给学生,形成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现状。同时部分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授课方式较为传统,教师主要采取讲授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在下面听,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学基础尚弱,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的很辛苦,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理想。教师机械性的进行讲解,教学氛围沉闷,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文学名著内容,仅为缺乏对文学名著的兴趣。长久以往既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2.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缺乏必备的文学素养
由于中职院校大多是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掌握的知识也十分的有限,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语文的文学素养更是缺乏,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含义,缺乏必要的文学素养,同时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加之中职院校的学生入学的初衷就是学习专项技能,致使学生对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在中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
3.课程设置不利于文学教育发展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多偏向于职业技能课程,对提高学生素养的课程缺乏,例如:语文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历史课程等。其在设置课程之初就将中职学校培育目标定为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为课程设置的前提,短期来看,利用充足的时间传授学生专业的各类技能,确实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但是长远来看,不重视学生文化基础的建立,忽视学生文学素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今后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即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想要寻求晋升的机会,也缺乏学习的能力,严重的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中职语文教师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是目前各级学校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理念,加强对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文学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视,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基础,明确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学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文学经典的熏陶。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加大力度优化校园环境,可以在学校的走廊、教室、操场等地设立文学经典语录和人物画像以及人物生平简介等。以浓厚的文学氛围提高中职学生对文学教育的认知,明确文学教学在提高其他技能学科理解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欲望。
2.加强课堂教学,提高中职生的文学素养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石,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所以加强文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明确文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从各方面将文学教育渗透其中,例如在对《聊斋志异》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讲授完课本内容之后,可以延伸講解《聊斋志异》中的其他故事,以生曲折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督促学生学习该书中的其他故事,同时趁热打铁,有针对性的提示学生进行其他名著的阅读,例如男生鼓励读《三国演义》,女生鼓励读《红楼梦》等,以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和认知。同时由于中职院校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匮乏,所以教师在讲解一些作品题材、作家生平简介、文章历史背景、感知作品的内容、识记文学常识以及分析作品的内涵等,对中职学生来说会十分的无趣、枯燥,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设计,选取高效的教学措施,以保证教学效果。在当前的 PPT课件中,教师可以融入声音、视频课件,开展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加大对多媒体的运用,既可以的降低教学难度,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活跃教学氛围,对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进行鲁迅的《朝花夕拾》教学时,其中包含了民俗风情和民俗传说,例如:绍兴民俗“省亲”和民俗传说“百草园中的美女蛇”等。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将“省亲”的过程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名著阅读了解更多的地域知识,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体会文学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该传授学生一些高效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交流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进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提高文学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的有序开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使学生明白其中意思的同时逐步达到渗透文学经典的重要目标。
3.将语文知识与专业技术紧密联系,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加强中职生语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联系是必要的前提,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形成,培育学生人文情怀、感悟生活的能力,提升學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理解文字的能力。以此更好的完成技能创新研究和编写技术调研报告,体现语文的实用性。同时教师要加深对语文课程体系的研究、开发和评价,加大对语文教学活动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中职学生的阶段心理特点,好胜心强,加大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表现、文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评选出班级文学知识先进标兵,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会的全面发展。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评价中,主要分为两类评价方式,即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平时的书面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与肯定的评价。例如在学生较为正确的回答教师问题,或是在教学活动中提出具有见解性的意见时,这时就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少用空话、套话,应该要用针对性的话语进行具体事项的肯定和不足,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进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教师要加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不能够采取片面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在进行期末评价时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以期公平客观的评价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学素养。
四、结论
文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使学生更深入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体验文学魅力的同时,提高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将文学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理解文字的能力,以促进中职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技能课程的重难点,提高技能课程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应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认真钻研符合现代学生心理和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意识,认识到培育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学作品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改革创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自己成为既拥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达到阅读和写作互动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 , 2014(04):1-2.
[2]孟晓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延展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12):3.
[3]邬敏.文学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2016(11):2-3.
[4]沙小会 .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J].2017(09):1-3.
[5]齐晓娟.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