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莹莹
【摘 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对心脏外科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与焦虑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纳入标准的120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个6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和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测评,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和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和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儿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儿焦虑程度,提高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度,提高麻醉一次成功率,保障患儿安全。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焦虑管理模式;小儿;心脏手术;麻醉诱导配合度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小儿心脏病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儿心脏手术成功率不断的提高。但由于患儿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善与他人沟通,心理活动多随活动情境变化,其对手术恐惧、与父母分离、陌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2-3]。受术前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的影响,更容易造成患儿生理上的改变,不但不利于患儿麻醉诱导的配合与手术的顺利开展,还会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手术的风险明显高于成人[4]。故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儿术前焦虑水平,提高麻醉诱导的配合度,以降低患儿强烈应激与对患儿造成身心伤害,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4],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儿预后,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家庭与父母作为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的重要精神支持的组成部分,在缓解其术前焦虑情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家庭与父母未准备好,表现出心理难受、紧张、情绪激动等表现,既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治疗与操作,又会反过来影响患儿情绪,加重患儿焦虑水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重要因素是患儿与家庭成员,并根据患儿焦虑水平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将患儿家庭成员都纳入到管理中来,与家庭成员多沟通,取得其支持、理解与配合[5]。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纳入标准的120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60例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纳入标准的120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患儿;②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或智力低下患儿;②患儿父母智力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120例心脏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个60例患儿。对照组:性别:男36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67±1.3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04±1.16)年;手术类型:房间隔修补术1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9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矯治14例。实验组:性别:男35例,女2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62±1.4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0±1.13)年;手术类型:房间隔修补术1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8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矫治16例。患儿均采用全麻麻醉。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一天,护士查阅患儿病历资料,根据患儿的手术方式,为患儿及照顾者提供术前指导与心理支持,解答患儿及照顾者疑问。手术日,患儿接入麻醉诱导间后,由巡回护士安抚患儿、静脉输液及监测生命体征,协作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麻醉成功后转移至手术间。
1.2.2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2.1 成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小组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小组负责人,5名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骨干、1名心理治疗咨询师为成员。负责人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与策划,让小组成员人人都熟练掌握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干预理念与方法、患儿及家庭成员术前焦虑水平评估方法、心理疏导方法等。小组成员负责回顾性分析以往心脏外科患儿及家庭成员存在问题与对手术相关信息需求,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共同制定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策略。
1.2.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干预策略①术前访视:术前一天由干预小组中护士访视患儿,查阅患儿病历资料,与患儿及家庭成员互动,了解患儿的兴趣爱好,评估患儿及家庭成员对患儿疾病了解程度、心理状况、对手术担心与相关知识健康需求等,详细向患儿及家庭成员介绍手术团队、手术团队已经成功完成手术病例数、手术大概步骤、手术大约时间等。用手机播放手术室与麻醉诱导室的环境与设施、患儿术前需准备工作等,播放完,询问患儿及家庭成员顾虑与担忧问题,耐心解疑答惑,讲解心理调适应对技巧。与家庭成员沟通,选出一名患儿较依赖、承受力较好家庭成员在手术日陪同患儿入等候厅,安抚患儿。护士详细讲明陪同的目的、环境、患儿需要做的操作、陪同者入室需要的配合等,以取得患儿家庭成员的知情与同意,加强其心理辅导。②手术日:患儿入室前,护士按照患儿的爱好,先为患儿准备玩具、故事等;患儿与陪同者入室后,护士先与患儿通过玩具、玩游戏、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互动,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患儿适应环境后,护士与陪同者共同用鼓励言语,告知患儿有护理人员陪伴他(她)是安全的,用安抚、鼓励和细心陪伴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减轻患儿不良情绪[4],激励患儿提高依从性,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麻醉成功后转移至手术间。
1.3 评价方法
1.3.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评价本研究采用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6]对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进行评价,该量表共11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nkert11级评分法,从“诱导顺利,无不合作行为”-“诱导失败,合作程度非常差”分别计“0”分-“10”分,总分为0-110分,总分越低则表示患儿合作程度越高。
1.3.2 两组患儿焦虑水平评价本研究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7]对两组患儿焦虑水平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活动(4个条目)、语言(6个条目)、情绪(4个条目)以及警觉状态(4个条目)4个维度,共18个条目。其中活动、情绪和警觉状态维度的条目,评分方法为1-4分,语言维度评分方法为1-6分,要求测评者在1分钟内完成对患儿的评分,总分为18-84分,分值越高焦虑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儿焦虑水平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对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焦虑水平的影响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不愉快的状态,心脏外科手术患儿因其身心发育不成熟,在手术前会经历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应激反应,较成人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有研究证实,儿童术前焦虑发生率高达50-75%[8]。患儿焦虑、哭闹不仅仅会导致家长恐惧、不安,而且还会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儿童术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影响患儿健康成长[9]。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改良耶鲁围手术期患儿焦虑评价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焦虑程度。分析原因:患儿家庭成员因为患儿的疾病、高额的医疗费用、担忧患儿太小不能耐受手术及手术后预后等,处于高焦虑状态。他们作为患儿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其照顾者,其情绪会严重影响患儿情绪,加重患儿焦虑情绪。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一种关注患儿及其家庭健康的照护方式,该方式强调围绕整个家庭提出护理计划,将全部家庭成员都视为护理接受者[10]。在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焦虑干预中,将患儿的家庭成员纳入到焦虑干预中来,通过提高术前访视加强对家庭成员健康教育,提高其对麻醉、手术的认知,并在术前与患儿进行充分沟通,从而充分减轻患儿恐惧的心理[8];另外,与父母或是依赖者分离也会加重患儿焦虑情绪,本研究在术前访视时,了解患儿最依赖的家庭成员,通过对这名家庭成员全方位的宣教,让其陪同入麻醉诱导室,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再通过游戏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陪同者的安抚,从而大大降低患儿焦虑水平。
3.2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对心脏外科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心脏外科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分析原因:有研究证实[11],与父母分离、手术室环境陌生、患儿家长的焦虑水平是影响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将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患儿中,将患儿及家庭成员作为同等重要的沟通对象,向患儿家长普及疾病相关知识,通过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对家长进行有效的行为指导和心理支持,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儿的手术合作程度[11];同时,选出一名患儿较依赖、承受力较好家庭成员在手术日陪同患儿入麻醉诱导室,安抚患儿配合麻醉诱导,从而减少患儿与亲人的分离,从而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
由此可见,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焦虑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儿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儿焦虑程度,提高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度,提高麻醉一次成功率,保障患儿安全,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刘晓云,刘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 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99-100.
[2]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78-481.
[3] 贾会英,梁靖.周梦,等.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父母陪伴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0):1230-1234.
[4] 张智慧,王文华.兴趣诱导改善患儿术前心理状态和麻醉诱导配合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05-408.
[5] 蒙景雯,陈华,李变,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107,32(9):5-7.
[6] Beringer RM,Greenwood R,Kilpatrick N.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ediatric Anesthesia Behavior score-an objective measure of behavior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J]. Pediatr Anesth,2014,24(2):196-200.
[7] 翁冬芳,陈朔晖,吴劲燕,等.同伴手术室经历教育视频对缓解学龄期儿童术前焦虑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9,18(10):86-88.
[8] 王震,杨霞.儿童術前焦虑情绪管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4(2):4-6.
[9] 王瑛.心理干预对儿童围术期焦虑水平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2):2954-2955.
[10] 戎艳鸣,楼建华.徐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12,27(9):55-57.
[11] 黄维健.以家庭为中心的互动式术前访视在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访视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