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军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性质与特征。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目标、内容、结构和功能上高契合度。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灵魂。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树立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促进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自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20)03-0112-05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reflects the basic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goals, conte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l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soul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We must persist in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stablish cultural spirit,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cation and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自信”,且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入的自信”[2],进而完整建立了“四个自信”的思想体系,也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灵魂是文化自信的事实。
1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充分肯定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文化价值,从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化烙印。文化自信涵盖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个方面,笔者更要强调的是,数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树立自豪感、坚持文化自信的根本。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性质与特征。[3]极大限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并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与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3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3.1 目标统一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统一。文化自信充分表达了价值目标的核心要义、铸造了精神文化、建立了人民价值共识。因此,建立文化自信必将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增强中华的文化软实力;并将强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根本是统一相生的。我们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可否认地是,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优秀的文化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基石,通过价值建构和价值凝聚力,塑造了具有内涵特征和核心意义的民族共同精神力量。
1.3.2 内容同源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伟大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而生。核心价值观3个层面的内容所反映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与文化自信同源。同时,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整合、定位、秩序维护和连续性的功能之特性。
1.3.3 建构同一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同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增进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取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充分体现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总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着集体意志,不仅规定社會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地位和预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还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达,促进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3.4 功能契合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的实现,其一,走中国道路;其二,弘扬中华精神和凝结中华力量;其三,以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实现整个民族的中国梦。[3]还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和逻辑上高度耦合,以建立中华精神和培育精神文化,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1.3.5 相辅相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思想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及“天下为公”的政治胸怀,这些关乎国家与民族;“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公正与法治的雏形,这些关乎社会与集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正其义不谋其利”“以友辅仁”是价值取向的引导,这些关乎家庭与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之魂,而文化自信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并汲取“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渊源,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肌体中。同时,民族感情、社会文明、个人道德是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秉持的信念、精神的支撑、行为的引领,成为文化自信内在的灵魂。
2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2.1 当代中国人价值基本取向
根据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五邑大学政法学院对2 753人问卷调查显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基本取向的结构与特点:第一,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孝道、平等、尊重、勤俭、和睦、守信、公平、宽厚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第二,家庭情感、人格品行与国家社会是排名前3的价值取向维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人伦有极大相关性;第三,修身齐家尔后治国平天下成为大多数人价值结构;第四,基于孝顺、诚信、宽容的选择,说明道德处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第五,独立自主与遵纪守法成为传统价值与现代生活相契合的最佳实证。[4]可以看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基本取向,大多数还是与主流价值取向相一致。
2.2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偏离现象
2.2.1 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自信弱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全面进入,不可否认有其在民主意识、独立意识、进取意识及多元思维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我们也不得不冷静看到,以部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代表,经历了西方的“文化震撼”与“内省式”的思维,在单纯的强国期盼的同时,他们又明显缺乏对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理性判断,引发了这部分人背离实际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悲观意识。而他们又通过各种表达,影响了更多的人对现实简单的自我否定、对传统文化质疑、严重缺乏价值观自信。在文化上最显性的反应就是很多人过“万圣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清明节”“端午节”被搁置[5]。
2.2.2 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错位
苏联由于其僵化的体制、经济的衰退、人民的积怨、官僚的腐败等问题,在西方的和平演变中,于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大肆鼓吹西方的普世价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使得少部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错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包裹着各式外衣进入当代中国人的视野,扰乱人们理性而客观地判断,几代中国人崇敬的邱少云、刘胡兰、雷锋、董存瑞等历史英雄人物,被一些人恶意抹黑和冲击。美国与中国发展的现实给了弗朗西斯·福山沉重的一击,他在2017年接受《新苏黎世报》的专访时,承认美国的政治体系出现了故障、两极分化等问题。[6]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证明了中国和西方走的不是同一条道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瞩目的中国现代化已经高度融合,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势不可挡且卓有成效。
2.2.3 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模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网民们在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之间切换。[7]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特别是碎片化的信息,充溢着每一空间、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快餐式的文化更是影响着当代中国人,一部分人已经形成“短、平、快”随风逐流、缺乏深度思考的价值判断。如今,应接不暇的真假新闻,“朋友圈”推送的眼花缭乱的消息,各种个性化评价、不负责任的吐槽,模糊了部分人的价值观。
2.2.4 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支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极易导致人们的纯物化心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成为大家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改变了人与人的社群关系,也一定程度上消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特别是互联网消息的良莠不齐,西方社会过度宣扬的个人主义,严重异化了人们的价值判断。
3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指出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找寻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追寻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内涵,催生当代中国人的美好价值理想。继续构筑起文化精神,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3.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以至于未来对国家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无限的憧憬与追求。我国历史上最早一部古籍政治文献《尚书》中就有关于“裕民”“惠民”的思想,核心要义是发展生产力、宽厚待民;《尚书·泰誓》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体现着民主的思想;传统中华文明“仁者爱人”揭示体察民情、“克己复礼”既是对老百姓也是对统治阶级的道德目标、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规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和合”文化。第二,中华优秀文化昭示着华夏儿女对意志自由、人人平等、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的不懈追求。“修身养性”“慎独”的自我道德约束的过程,最后达到心灵自由的“不逾矩”,是历代有识之士的价值目标;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及中华传统文化凝练出“经济平等”“道德平等”“政治平等”的精髓,是现代社会“平等”的民族基础;宋朝的包拯因其体面无私,公正不阿的形象成为历代各种艺术形式表现的主角,公正廉明是对其个人的定性,更是老百姓对國家政权公平正义的期待;“礼治”“道法自然”“以法治国”是儒、道、法三家为现代依法治国理念贡献的基本能思路。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昭示了民族精神、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社会和谐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所在。“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与胸襟;《论语》中记载的“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尚书·周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民众认同的道德修养,而“敬业乐群”更是从个体到群体的以奉献为乐的社会理想;“诚,德之正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都是从古之至今中国人信奉的做人基本准则和相互联系的道义原则;而“六尺巷”的典故以小见大引导老百姓开阔胸襟,进而知善理、行善事、做善人、崇至善。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精髓,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努力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达成的根本要求。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层次,24个字,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中华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我们需不断自我修身,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公民。此3个层次的奋斗目标,正是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中所道出的格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刻的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有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有着对和谐美丽社会与国富民强的无限向往,更有着全社会凝心聚力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8]
3.2 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根本点是充分理解和尊重传统中国文化,深入研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9]3.2.1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族忧患意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合一的发展观。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深刻探索和阐释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深入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精神,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赋予其更新、更强的生命力。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使其成为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宝库,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复兴。
3.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尊重历史、客观面对现实、不断追求民族共同发展的未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使其焕发出新时代光芒。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按照“承陈出新”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缺乏活力的部分将被转变并赋予新时代丰富内涵和表达方式,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品格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之精髓加以继承、加以创新性发展,积极地与新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将其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中国气节、中国品格。通过“两创”解决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正向积极应对新时代的需求挑战,助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
3.3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全民教育的始终
启蒙教育、各阶段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社会培训应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规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同时,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并赋予新时代要义融入各种纸质和电子教科书、阅读材料中,教育与引导全民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人们的生活,全方位渗透和感染着每个公民,进一步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3.2 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要积极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立言,紧跟时代脉搏,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中凝练题材、寻找灵感。[12]深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和方法论,提取具有新时代意义的内涵,通过一定的内容升华与形式转化,使之成为解决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认识、价值引领与审美范式。创新表现手法、艺术形式、艺术内容、传播方式,从而表达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时代基因的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文化产业具有传播文化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中国诗词大会”创下了高收视率,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其精髓也引领了价值导向。优秀的历史剧、戏曲、动画片等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人们心灵。新川剧《挑袍》传颂关羽的忠义,是“传统适应现代”的代表;为歌颂在新冠肺炎中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川剧戏歌《白衣天使》是“现代借鉴传统”的文化产品,唤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情感。
3.3.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当代中国人应该具有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充分利用它去解决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发挥现代价值与功效。以城市建设为例,要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与历史内涵,如提炼都江堰“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精髓,注入现代元素,形成标志性的符号,有机融入城镇规划与建设中,充分体现其特色与魅力。重新打造的成都“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线,是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范式,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点及资源优势,使得海内外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
同时,当代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挖掘内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强化全民过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强化全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总之,人民的信仰、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力量建立在全民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上,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动力系统,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002).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3-03-17(002).
[4]傅蓉,郭齐勇.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结构及特点:基于2 753位中国人的调查[J].湖南大学学报,2018(1):142-148.
[5]王伟,汪荣有. 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5(5):56-66.
[6]王文.美国兴衰与民主体制是两回事:访弗朗西斯·福山[J]. 红旗文稿,2013(16):34-37.
[7]中国产业研究院.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人 2019年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DB/OL].(2019-08-30)[2020-03-30].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190830/1657361152094.shtml.
[8]嚴华.新时代中国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01).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