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0-10-13 09:41张丽芬刘玲王培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5期
关键词:相关性

张丽芬 刘玲 王培燊

【摘要】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体检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根据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96例)、斑块组(10例)和增厚组(14例)。同时进行血脂检测, 利用Frost法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并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论 12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14例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 检出率为11.67%, 有10例颈动脉内中膜出现斑块, 检出率为8.33%, 剩余96例颈动脉内中膜均显示正常, 占比80%。增厚组和斑块组总胆固醇分别为(5.09±0.92)、(5.13±1.03)mmol/L均高于正常组的(4.42±0.50)mmol/L, 增厚组和斑块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79±0.82)、(4.38±0.84)mmol/L均高于正常组的(3.18±0.62)mmol/L, 增厚组和斑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10±0.15)、(0.76±0.11)mmol/L均低于正常组的(1.52±0.36)mmol/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517, 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r=-2.460, P<0.05), 且前者的相关性明显更强。排除其他指标的影响后, 通过偏向相关性分析,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仍呈正相关(r=0.216, P=0.011<0.05)。结论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 在日常体检中需要重视对其的检测, 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 健康体检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5.038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 死亡率高, 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类主要疾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这类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通常作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健康体检通常会对颈动脉系统进行检测用以评估体检者全身血管情况, 临床上多用颈动脉彩超进行颈动脉系统的检测[1]。本文将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12月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龄32~86岁, 平均年龄(52.4±11.2)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23.5±2.30)kg/m2, 所有研究对象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对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检测, 检测时需要依次扫描体检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 然后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规范对颈动脉内中膜情况进行评估, 并根据超声检测最终结果将体检者分为正常组、斑块组和增厚组[2]。健康体检者需要在体检的前1天到医院接受静脉血采集, 采血量为4 ml, 抽血前体检者需要空腹时长12 h, 将采集的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检测者的血脂进行检测, 同时利用Frost公式计算体检者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并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3, 4]。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情况;比较三组血脂指标;分析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标准为: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则表示增厚, 若厚度>1.5 mm, 或者与周围正常内中膜厚度相比厚度超过0.5 mm, 或者超过周围内中膜厚度的一半且管腔出现凸向变化, 以上情况则表示有斑块[5-7]。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者出现斑块都可判定为检测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异常。血脂主要包括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8]。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斑块组和增厚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体检者颈动脉内中膜情况 12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14例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 检出率为11.67%, 有10例颈动脉内中膜出现斑块, 检出率为8.33%, 剩余96例颈动脉内中膜均显示正常, 占比80%。

2. 2 三组血脂指标比较 增厚组和斑块组总胆固醇均高于正常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正常组, 增厚组和斑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正常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517, 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r=-2.460, P<0.05), 且前者的相关性明显更强。排除其他指标的影响后, 通过偏向相关性分析,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仍呈正相关(r=0.216, P=0.011<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发生全身性血管病病变在心脏和脑部表现的一类疾病, 该病病因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有血管性因素(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流动力学因素(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糖尿病)以及血液成分因素(贫血)等,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一类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9-1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结果被广泛用于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 同时该检测情况还能够进一步评估检测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2]。为了精准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疾病关系, 及时帮助患者诊断病情, 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血脂异常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属于该类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在动脉硬化病致病中的影响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一致认同[13]。血脂控制的首要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但是相关研究发现只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正常水平, 仍然无法有效阻止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脂蛋白中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的其他胆固醇, 例如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等, 与动脉硬化也存在相关性, 因此提出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概念并逐渐将其作为评估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的风险指标。而且检测者的饮食因素不对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产生影响, 便于临床应用[14-16]。為了更加精准评估健康体检人群心脑血管情况, 本文探究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  增厚组和斑块组的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高于正常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517, 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负相关(r=-2.460, P<0.05), 且前者的相关性明显更强。排除其他指标的影响后, 通过偏向相关性分析,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仍呈正相关(r=0.216, P=0.011<0.05)。结果说明健康体检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随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异常程度的加重而上升。

综上所述,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 在日常体检中需要重视对其的检测, 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 刘影, 帅平, 刘玉萍.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5):2515-2516.

[2] 张运佳. NAFLD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3] 刘蕾, 姜涛.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 2(13):45.

[4] 张健煜, 唐逸, 史颖, 等.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 18(2):189-193.

[5] 李梦豪, 卢浩, 刘季晨, 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飞行人员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 广东医学, 2015, 37(5):739-743.

[6] 张志明. 健康体检筛查脂质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5):655-656.

[7] 王迪, 王静, 梁伟娟, 等.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36(11):26-29.

[8] 鲁洁, 黄晓红. 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2, 12(3):155-157.

[9] 乙成成, 刘雯雯, 张颖秋, 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114-116.

[10] 王瑜敏, 陈筱菲, 陈林. 脑梗塞患者血致动脉硬化指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18(3):473-474, 490.

[11] 张健煜, 施辉, 陈辉品, 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卒中高危人群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 27(2):104-112.

[12] 文芮, 王誉霖, 孟可, 等. 脑梗死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 5(8):23.

[13] 管娅娅, 李勉, 陈晓鸥, 等. 上海城镇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6(7):81-82.

[14] 许寅宏, 邱少东, 徐恩, 等.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2):137-139.

[15] 林小莺, 潘银, 张宏伟. 更年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11):27-28.

[16] 王连成, 冯金玉, 杜伟, 等. 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9):530-532.

[收稿日期:2020-03-23]

猜你喜欢
相关性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的相关性
医学教育中基于蛋白质驱动的miRN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