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提炼方式

2020-10-13 09:47赵海吉
职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职业教育

赵海吉

摘 要:本文阐述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从“关键事件”“突出人物”“行业特色”“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发展愿景”六个方面提炼学校精神文化的方式。

关键词:精神文化 职业教育 提炼方式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统领。俗语讲:“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学校治理中,这个“领”,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只有梳理清楚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以鲜活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精神文化是在学校漫长的办学史中沉淀形成的,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它应当是生动、鲜活和富有个性的。而在现实中,多校一面、万众趋同的情况并不少见。彭振宇将代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200所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这200所职业院校的代表校训,情况见图1。

其中,200所高职院校有校训的有190所,10所学校暂无校训。在校训内容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有“厚德、明德、修德、育德”“创新、求新、拓新、尚新”“求实、务实、求是”等等。校训形式也较为单一,大多采用2×4“两词八字”,或4×2“四词八字”形式。可以看出,许多职业类院校的校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办学特色,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高度雷同,有的几乎是一模一样。这反映出学校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提炼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具体表现为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办学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宗旨、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歌等。办学理念主要回答了办怎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学校的使命指学校的责任,回答了学校为什么存在;学校愿景主要描绘学校的蓝图,回答成为什么。《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这样的:“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宗旨是回答现在和未来学校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

三、学校精神文化提炼方式

(一)从关键事件中发掘

什么是关键事件?弗拉纳根认为:“无论事件对活动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只要对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可以成为关键事件。”通过这些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分析,提炼出某种精神,成为学校师生共有的理念价值追求。例如,百色学院的“石磨精神”。1938年,百色学院的前身——广西壮族自治区立田西师范学校在抗日烽火中诞生,诞生之初正值国家危亡之际,办学条件艰苦,人民生活艰辛,石磨成为当时学校教职工的粮食。石磨见证了学校曾经走过的艰苦岁月,学校凝练出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

(二)从突出人物身上发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突出人物,他们可能是学校的创办者,可能是对学校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也可能是对学校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教师或学生等等。第二十一兵工厂技工学校(今重庆工贸技师学院),是1940年李承干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以“技工学校”命名的学校。李承干非常重视技工人才的培养,并邀请郭沫若写词、贺绿汀作曲创作校歌:“工以建国,技以利工,我们奋斗是为自力更生……劳我筋骨,提我精神,求学习技是在能知能行。沉着毅勇,自强日新,我们是工业的劲军……”“求学习技、自强日新”成为学校传承和弘扬的校训。该校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机械制造和维修技术人才。

(三)从行业专业特色中发掘

职业教育具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特点,职业院校大多是针对某个区域的某些或某个重点行业而开办的,行业专业特色明显。如针对交通、电力、轻工、机械、电子、旅游等设立的地方性职业院校等,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从中发掘学校的精神文化,引领师生成长,对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提炼出的“植根電力,与光明同行”,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德、行、技、医”,就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再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秉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办学宗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会计和审计高级专业人才。

(四)从传统文化中发掘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出诸多灿烂的影响世界的思想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些思想文化是学校育人的责任。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东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等,无不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

(五)从本土文化中发掘

本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从本土文化中挖掘其教育功能,作为学校的育人理念,不失为好的办法。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生于香山县(今中山市),“孙中山文化”于2007年由中山市提出,2019年被写进了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孙中山文化”包括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技术,以及以上三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更包括孙中山先生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文化遗产等。

中山市技师学院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以孙中山“先行”文化作为学院的精神追求,将“敢为人先”和“以行致知”贯穿在师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了“双手万能”的实践观、“知难行易”的行知观、“人尽其才”的育人观、“产校结合”的办学观、“公民教育”的素质观。

(六)从学校发展愿景中提炼

现代管理学创始人德鲁克 (P.F.Drucker) 认为:愿景是回答“组织未来期望成为什么”的问题。卓越的领导者,应当具有愿景领导力。愿景领导力就是具有构建与不断完善愿景的能力。职业院校开展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为建设目标的“双高”建设、优质校建设等等,均可以作为学校的发展愿景。围绕这个建设愿景,可以丰富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命、价值观等等,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彭振宇.基于校训视角看高职院校精神的凝练——基于200所全国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校训调查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2]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丘树宏,郭昉凌.孙中山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职业教育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