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 崔之进
摘 要:近年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封面图像以艺术与科技的相互介入模式,关注2019-nCoV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让更多受众关注、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警醒全球尽快完善公共医疗与应急管理体系,形成面临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时的新型观看模式。
关键词:国际权威科学期刊;公共卫生事件;艺术与科技;图像观看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金(人文社科)基础扶持项目(2242020S20034)研究成果。
病毒与人类的隐喻关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反思。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病毒也伴随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化。随着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发展,病毒这个原本对艺术家相对陌生的物象也进入了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创作领域。“21世纪初俨然是图像传播的时代,这也是信息时代的特征。于是,图像传播便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1]艺术家与科学家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的封面图像上可以集中展示出来,以下为2015-2020年权威科学期刊封面图像的示例研究。
例如,2016年9月8日出版的“Cell”期刊封面(如图1),由汽油箱、电池、电线、免疫原等图像符号构成,指代免疫系统依靠抗体来防止有害病原体和疾病传播。在艾滋病毒或流感病例中,一个主要挑战就是怎样使人体能够通过接种疫苗产生广泛中和的抗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Briney、Tian、Escolano等人通过使用定制抗体的免疫原,与某种特定抗体的种系版本(即封面中的“电池”图像)结合,通过原免疫原变体(即封面中的“汽油箱”图像)加速反应,进而保持抗体反应朝正确方向发展。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分离出抗体,甚至中和小白鼠中的异种2级HIV分离物,并得出最终实验结果。该封面图像运用象征和指代的符号化呈现,用电池和汽油箱分别代表某种特定抗体的种系版本和免疫原变体,借由免疫原与免疫原变体的加速反应,进而保持抗体正常运行。通过象征符号的具体所指,生动再现免疫系统如何依靠抗体防止有害病原体和疾病传播,增强读者对抽象生物学原理的视觉理解。
2016年11月3日出版的“Cell”期刊封面(如图2),主要表现人体在面对不同病原体的免疫反应。通过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项目的相关研究,揭示同个族群中的个体对相同微生物产生的不同免疫反应。在三篇相关论文中,科学家研究宿主和环境因素、遗传和微生物如何影响500多名健康志愿者,以及其免疫細胞在面对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真菌)时的反应。该期封面图像通过模糊化的视觉呈现、马赛克式的形式结构,生动展现人类免疫细胞面对不同病原体的反应,模糊化空间布局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代表人体、免疫细胞、病原体等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的结合使不同个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差异性。马赛克式形式结构的运用,辅以黄、蓝、红、橙等色彩构成,营造空间错视,表现出人体对病毒、细菌、真菌的免疫反应。
2019年8月22日出版的“Cell”期刊封面(如图3),是基于Grubaugh等人结合旅行检测和基因组流行病学发现的视觉设计。随着寨卡病毒在美洲的持续爆发,Grubaugh等人于2017年在古巴发现一场大规模的“隐蔽”疫情,由于毫无征兆的病媒控制流动导致“隐蔽”疫情比主要疫情爆发晚一年。Grubaugh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研究框架,为发现隐秘的人类传染病爆发并在缺乏可靠病例报告的情况下了解其动态。封面图像描绘一架飞机在夜幕的掩护下装载着寨卡病毒货物,以飞机、传输带、病毒等图像,借助可视化符号表明病毒如何借助特殊中介进行长距离传播。期刊封面左上方的蚊子图像,暗指蚊子是潜在的寨卡病毒中间宿主,并借助夜景的图像渲染,突出塞卡病毒的隐蔽和严重性。
2016年3月4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4),是描绘日本媒体参观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反应堆建筑的真实场景。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曾导致该核电站熔毁,目前东京电力公司正进行一项历时数十年、耗资90亿美元的拆除重建计划,该计划将逐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当地居民也积极努力应对长期低剂量辐射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封面图像采取写实风格化构图,通过记录日本媒体参观福岛核电站的真实场景,并借助摄影“三分法”构图,将天空、建筑、人三等分,将残败不堪的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显现出来。身着白色防护服的日本媒体工作者保持相似的低头姿势,一方面是向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伤亡与损失的默哀,另一方面是摄影师为保持画面和谐平衡的捕捉显现。封面图像整体在色调上以暖色调为主,表现出画面视觉与现实场景的冲突与对立。
2016年9月9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5),以图像呈现寨卡疫苗的三种防治途径示意图。寨卡病毒在美洲进一步爆发,导致严重的出生缺陷,以及成人的神经问题。通过研究人员对三种单独疫苗途径的描述,可针对恒河猴阻隔寨卡病毒感染机率。这些发现为寨卡疫苗在人类临床试验开辟全新之路。封面图像由三支疫苗分别由不同方向注射,三支曲折流动的疫苗“河流”汇合,表明三支寨卡疫苗均能有效阻隔寨卡病毒感染。封面图像选取日薄西山的场景,与代表三支疫苗的“河流”意象相映成趣,一方面喻示寨卡病毒终能借助特效疫苗得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日暮、绿地、河流等景象构成画面平衡与和谐,给读者以舒缓自然的视觉审美体验。
2015年4月7日出版的“Cell”期刊封面(如图6),是由淋病奈瑟菌细胞图像构成,淋病奈瑟菌是引起性传播淋病的病原体。淋病N. MtrF外排转运蛋白介导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人类病原体,Su等人通过对磺胺类抗代谢物抗性的研究,进一步论证淋病奈瑟菌是引起性传播性淋病的病原体。封面图像运用大量奈瑟菌细胞图像,借助明暗对比的表现手法,封面左上和右下的细胞图像数量庞大且聚集,光线比“左下—右上”轴线亮,封面整体呈现出视觉平衡和想象空间。这种视觉平衡体现在细胞数量和明暗对比间的平衡,而想象空间体现在对大量奈瑟菌细胞图像的整体感知,经由读者主观心理知觉出大量奈瑟菌细胞的完整形象,并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6年1月1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7),是描述位于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疫苗试验厂,数瓶被放在冰上的用于对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马尔堡病毒和基孔肯雅热的实验疫苗。在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倡导者认为,应该采取更多行动,大力开发成本低且有效的疫苗。封面图像由三瓶实验疫苗和数颗冰块组成,实验疫苗位于画面正中央,一是为了表明实验疫苗的低温储存环境,另一方面也突出疫苗的稀缺性。画面中冰块布局营造出立体化的空间形态,下部冰块多,上部冰块少,营造出由远及近的视觉效果,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7年6月2日出版的“Science”期刊封面(如图8),以拉沙病毒糖蛋白的三聚体为封面图像,表现出病毒表面(橙色)与人类体内中和抗体片段(白色)的结合。空抗体结合位点的阐明,结合抗体桥接三聚体中的不同单体,以防止感染所需的构象改变。Hastie等人发现的晶体结构为疫苗开发提供新路径。封面图像采用背景虚化,着重突出病毒表面与人体中和抗体的结合,也意味着虚化背景中容纳众多病毒与抗体结合体,虚化背景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間。借助3D技术,将二维平面图像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利用明暗色彩对比和可视化再现,突出病毒与抗体结合体中单体数量众多的特点,激发读者了解其晶体结构的探知欲。
“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艺术已经异化,它飘离了它的本质,不再是原初的去蔽事件或真理发生的基本方式……而是由于现代技术统治切断了艺术与自身本源的关联。”[2]然而,海氏未曾预料到当代艺术用视觉与科技融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去关注与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展示记述方式与被记述对象之间的张力,这是当代社会在面临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时的新型观看模式。病毒是不断变异的物种,在科学家的指导下,艺术家以一种替代性视角回视人类与病毒的关系,“科技创新及持续进化引发了媒体泛化的系统性变革,形成了宏观、复杂、流动的泛化生态系统。基于科技创新带来的媒体泛化变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几种不同的复杂系统要素协同进化、属性互嵌、螺旋升级的持续作用下不断涌现的”[3],从而被列入生命政治的考量范围。
当下,2019-nCoV公共卫生事件仍然警醒我们应该尽快完善我国的公共医疗与应急管理体系,满足信息与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段炼.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5-6.
[2]钟呈祥,主编.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270.
[3]黄荣,吕尚彬.智能时代媒体泛化机制研究[J].当代传播,2020(1):40-44.
作者简介:姚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崔之进,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