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箫寒
摘要: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政府在引导舆论时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变化。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特点,以及当今政府在引导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由此寻找探索新媒体发展环境下政府引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舆论的对策。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61
现如今,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通讯也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便利的状态。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进入了公共安全事件多发、频发的时间段,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舆论应对在公共事件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作为公共安全事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在此类突发性事件中未能对舆论做出正确、快速的应对,政府的公信力将引起质疑,处理不当更会招致民众的强烈不满,通过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以及对矛盾的正确、及时的处理,我们可以减少群体性事件,这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应对和引导在当下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现状
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我国对于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和自媒体的不断革新,近年来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还是层出不穷。2008三鹿奶粉事件、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2013年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2016年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到2018年问题疫苗事件等等,食品和医疗安全的每一件事情都触目惊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在新媒体中的探讨和争论极易放大。
1.1迅速引起网络关注,舆情极易引爆
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获取趋向于碎片化和自主化,因此信息在传播中非常容易“断章取义”从而引起关注,特别是一些不正规的媒体平台为了赢得大众关注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在实施情况中又做了夸大的成分,又因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极易引起大众关注,造成舆情引爆。现如今移动手机的迅速普及,微博、微信、移动新闻app成为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优先选择,传统媒体不再对信息有着第一手的掌控权;同时,自媒体的转发评论这些社交功能在舆情面前成为了新闻传播和舆论引爆的条件,在舆情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舆情演变复杂多样,舆论情绪极端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之中非常重要和关心的部分,医疗、食品的不安全是对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失。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旦引爆,在自媒体这个充满个人情绪的平台上就会充满愤怒、质疑、愤懑等等消极但是非常强烈的情绪。各抒己见的平台使得舆论的情况非常复杂,同时在极端的情绪之中,很容易产生偏颇的情绪和状态,一旦出现受众人数众多的自媒体同时发表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导致舆情进一步的发酵,并会呈现累计式的溯回追问。例如,在2018年假疫苗事件中,有些自媒体不仅提到了此次的疫苗和2016年的疫苗,还追溯到了瘦肉精、地沟油、药品不合格等等一系列发生过与大家生活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戳中大众的伤痛之处。自媒体平台参与人数众多,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中每一个人对于事故的追责和原因都不会停止,同时因为此类问题的受众群体广,每个人都会将问题归位到自身上,认为此类问题不查明原因并解决会波及自身,大众的恐慌心理可想而知。
2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近十年,舆论引导的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时代的发展,给政府反映的时间愈加短暂。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大家每天清晨从报纸上获取信息到“2018年假疫苗事件”大家通过手机信息不断刷新最新信息的变化可以发现现在传统的纸媒不再占据舆论的绝对主导权,而自媒体的产生更是给了大家对于事件讨论、评价的平台,更是对政府整合信息,分析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国情,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公共政府仍更多沿用之前的处理问题方式,致使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发言权和公信力不再处于优势地位,舆論引导过程中政府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纵观现如今的舆论局面,在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大家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我国对于各类的安全事件的处理,特别是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虽然在2003年之后国家相继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在疫情传播、传染病等等方面应急处理速度有所进步,但是更多着重于事故本身的应急、调查处理等等,而对事故发生时的舆论环境及演变的事态发展、次生舆论情况都较为忽视,致使虽然政府已经快速展开应急的步骤但是舆论环境对其并不友好,网络上的舆情变化非常快,却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并且,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缺乏和网络舆情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没有积极的响应和关怀,导致在舆论引导时步骤机械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追根溯源,这些问题都是在应急管理中,忽视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2.1舆论引导被动,信息公开延迟不到位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很容易被公众所关注,而现阶段在处理事件时仍是被动地进行舆论的引导,缺乏积极面对事件的态度。如今,自媒体不断地普及,对于政府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的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旦在新媒体平台上引发关注,被动参与舆论引导之后导致政府不断地深陷“塔西佗陷阱”。如今,政府的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等等已经不断在建立,但是在面对事件时仍会抱有侥幸心理或仍有些“官本位”的爱惜羽毛的姿态,认为在大数据的现在有时一些事情从人们眼前划过并不会产生舆论爆点,所以在舆情爆发前,更多的是对信息的删、堵、掩盖此类欲盖弥彰的行为,缺乏了舆情的检测、信息的回馈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时的阐述和信息公开,舆论引爆再弥补,就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地被动对于事件进行解释引导的现在。在新的网络舆论阵地,很容易先入为主,一旦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就很难以再取信于民。
2.2舆论引导机械,不善于反馈更新解惑
在非典事件之后,我国开始意识到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力巨大,所以制定了一系列条例、预案对于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一个前期的准备。但是,在这十几年中,应对解决事件的速度有所提高,舆论引导的步骤变得极为机械化,事情只報现状不报原因,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舆情不断变化爆发时,官方的事情更新也不够及时,群众难以获得自己关切的信息,极易造成态度的偏颇,主观认为事情只是想无限制的拖延,而不是合理地在处理和解决;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事关民生,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信息的空白致使会有很多人被自媒体平台上的谣言所蒙蔽,舆情会更加难以控制。例如芜湖919童馨幼儿园事件中,幼儿园提供的大米生虫、米醋过期变质,在第二天芜湖政府在新闻平台上给出了立案调查、进行幼儿体检、幼儿入园等一系列举措;但是在芜湖多家自媒体平台上没有同步更新人们所关心的调查过程和详细报告,只有@今日芜湖有详细的跟踪调查各家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状况,但是未能引起关注,致使很多人认为此事不了了之或轻信认为“官官相护”,无人关心儿童健康,更有许多人相信了小朋友因食用了这种大米患癌症等谣言,最终的处理结果也是鲜少有人问津。
2.3舆论引导僵硬,缺乏专业素养和关怀
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否做到“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掌握舆论的重要举措,而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缺乏应急处理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在应对自媒体平台和现今直播的发布会上,这些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舆情做出相应作答的岗位更需要专业的培训才能够应对。现在很多官微缺乏专业的素质,在突发性卫生事件发生时避开关键信息,转发其他无关紧要新闻转移视线,造成民众意见纷纷,舆情难以控制;在回应事情相关信息时,用词生硬、官方、不贴合事件等套话来应付公众,引起公众的反感,如果政府在开始的通报中,减少官本位话语、增多民本位话语,从民众关心角度去报道事件,及时公布最新结果,同时自我检讨并表示加大监管力度,力争与网民产生情感共鸣,获取网民信任,如此也许能控制舆情,不会造成愈演愈烈的舆情事件;同时在现今的应急管理之中,小组都是临时成立的,发布会上确实专业的人员进行汇报和交流,极易出现问题交代不明确,责任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使得发布会开完公众再次失望,舆情又展开新一轮的爆发。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对策
3.1确立主体责任范围,培养主体责任意识
政府应该承担起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和处理事件的责任,政府在处理事件和舆论时候应该遵从相应的原则:将公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在事件处理中,如果一直抱有不负责任企图用欺瞒、压制的手法来应对事件,这不仅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同时也为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这种做法虽然能暂时的延缓事件的爆发,但是一旦到了无法隐瞒的程度,就会给舆论的引导带来巨大的难度。政府应在自媒体的网络重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对于突发的事件时间要有正确的舆论态度,掌握舆论的信息传播和扩散的规律,做好信息的传播者和扩散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自媒体的复杂环境中采取有依据的引导措施,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承担起管理的职责,树立其公信力。面对公共卫生事件,依法对民众公开相关信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缓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事件发生时也应该通过平台发布信息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减少不良谣言的产生,从而引导舆论的方向,控制负面言论的进一步传播。
3.2协调主体合作能力,形成有效舆论机制
政府需善于与媒体协调,加强合作,提高利用自媒体的能力,在如今,媒体的形式日新月异,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政府要转变传统的媒体观念,遵从尊重、主动、适度等原则,使得媒体与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对舆论的引导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意识形态中,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者社会舆论,政府应尊重群众意见和遵循舆论规律的基础上引导群众,使其在整个社会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李普曼著名的 “成见”理论中认为人们已经形成的认知,将会影响人们的意见、态度和对事物的看法。如今,通过个人发布的信息非常容易形成所谓的成见,如若缺乏意识形态的制约,政府就很容易失去对舆论的引导力。政府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发布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和当今公民素质的事例,既能够合理地应用新型媒体又能够加强舆论的建设。这样便可以使得政府、媒体、
公民有效地合作,形成在事件发生时,能够正确引导舆论的机制。
3.3做好阶段处理方案,形成完善预警体系
转变临时应对的想法,完善事件舆情的预警体系,使得事件到来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引导舆论。事件管理如今应该常态化,与其在事件发生时手忙脚乱最后事件也不能够妥善解决,不如早作打算,做好事件预警工作。随着自媒体的产生,在如今自媒体也能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舆情进行预警和检测。
在事件在潜伏的阶段,舆论尚未爆发,政府此时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态度,善于利用自媒体这一强有力的舆论工具,积极进行舆论引导。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在事件预警功能更为强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自媒体,其具有高度交互的特性,而所需要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不断通过用户传播和反馈,从而自媒体信息收集的能力提高。在这些信息之中,就很有可能隐藏着公共事件爆发的迹象与积累因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监控、分析与判断,做好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
事件爆发的这个阶段,舆论也开始全面爆发,面对与自身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此时民众最容易使用自媒体平台发出偏激言论来左右舆论的方向,此时,公众各种心理的支配下,搜集各种所谓的第一手信息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个人看法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难免会产生一些谣言,如果此时政府集体失声,谣言会以更快的速度扩散,破坏力会更大。在这个时候,政府应该直面事件,利用自媒体的快捷和迅速,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无疑能够充分的稳定公众情绪、推动事件的解决。当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时,政府基本上掌握了舆情发展的大致态势,此时可以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进行舆论引导。政府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通过其对于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使民众被安抚的同时对于事件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在自媒体平台上,有引导的组织相关话题,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舆论,将民众从悲痛和震惊中引导到事件的处理和解决当中。
在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得到控制,顺利解决之后,公民注意力仍未消散,不论是失职的官员或者是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不实信息的造谣者,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和责任的追究,培养人们在自媒体时代的责任意识,规范舆论环境。失职官员的追究则可以强化官员在事件中的作用和意识,同时通过法律的威慑使得官员更加关注事件的妥善解决,后续的结果也有利于舆论的平息。
参考文献
[1]郑保卫,叶俊.舆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舆论引导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传播,2015,(06):20-23.
[2]徐铁光.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02):6-11.
[3]宫承波,李珊珊.四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比较研究[J].当代传播,2013,(0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