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毓蔓
【摘 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所以,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生活化教学方法则是教师顺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推动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可以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其深入理解生物学科知识。
一、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
在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采用灌输知识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沉闷且缺乏趣味,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生物是贴近生活的自然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让教学内容走进生活。最新版的生物教材内容更加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更加注重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生物学知识,还能使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社会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利用生活现象辅助生物知识的讲解,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丰富生活类教学资源
生物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实例。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板块中,有很多生活化的内容,如“该不该把植物放在卧室里养”“为什么一千多年前的莲子还能生长开花”“被尖锐的东西扎手是先感觉疼还是先缩手”。这些内容非常贴近生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还能有效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在杂志、媒体上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就与八下“传染病”的知识密切相关,在本次疫情期间采取的各种措施则是教学内容中最有说服力的素材。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生活经验化作知识,再将知识融入生活,才能达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充分感受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性。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成为生活化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注重生物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加强生物小组的建设,让学生在思考环节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为学生提供生物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生物学科不仅很多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探索实践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其投身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才能让学生真正改变以往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在教授七上教材中“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对是否需要光产生了很多疑问。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在课后实践操作,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从生活实践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课后作业同生活实际的融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反复的习题训练,来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但该方式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对知识的应用也不够灵活。将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融合,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提高课后作业本身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八上“对生物分类”时,笔者设计的一项作业是让学生对家中某一角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标明分类的依据,同时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这份作业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选择的分类对象多样,如书桌、杂物间、书包等,完成的质量也非常高。这份作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分类的意义,为学生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节课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容易完成对植物、动物的分类。学生将在作业中获得的兴趣延续到课堂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与趣味性,使其更加透彻地理解生物原理,从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去,真正实现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红花.对初中生物课有效性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5).
[2]刘凯峰.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模式的开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1).
[3]张月琴.提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东方青年,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