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翻转课堂已成为教学的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语文课堂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让课堂教学逐渐活起来。追求“有效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语文素养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009-02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翻轉课堂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涉及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广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而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创新也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根据自己当地的学情,总结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以下是我个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设计情境导入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优质的语文翻转课堂需要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精彩的情境导入,精彩的导入就像拉琴之前的定音,音定准了,拉出的曲子就会动听,就能引起学生共鸣,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时,我在开头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这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的时刻,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享受和平幸福的时光时,大家可能不曾想到,世界的某一角落,还在弥漫着硝烟,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一部分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却在经历着苦难。他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有的甚至失去花一般的生命。诗人高洪波亲眼目睹了战火中一双双充满恐惧渴望的眼睛,内心极不平静,写下了这首《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诗。”然后大屏幕播放1990年8月的海湾战争画面: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遮云蔽日,惨不忍睹。战火中人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大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这些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使他们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接着我又把一首由英国10岁男孩迪克兰演唱的反战歌曲《Tell me why》(告诉我为什么)视频播放出来。这歌声是一个孩童对世人的责问,诘问人类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什么我们不能友好相处,这首歌和课文中的诗一样,震撼了同学们的心。小男孩稚嫩又坚定的声音,忧郁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扎心的疼痛,同学们听着如泣如诉的音乐,眼中满含着泪水,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样的课堂导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教学旺盛的生命力。
二、从提问入手,在思考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的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提升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通过课堂提问,输出质疑这个信息,然后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回答反馈这个信息,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就是解疑的过程。课堂提问就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的提问能够引起全体同学的反思那就是一个成功的提问。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我们应该掌握课堂的提问技巧,设计精彩的提问内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如我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我优化设计了提问的内容,提出问题:课文的作者是谁?文中的我回忆了什么?回忆了印象深刻的哪些事?这些事为什么会引起回忆?是什么时期哪一年的事等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课文,去思考,去释疑。这些提问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经过老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结合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有了一种成就感,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性,首先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提问要少而精,不要让学生陷在题海中。教师的提问要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既帮助学生学到了新知识,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从朗读入手,注重语文课程人文性,增进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
朗读一直伴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只有通过大声的朗读,才能将一篇篇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眼、耳、口、脑协同作用的有声语言。每次语文课后我都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朗读视频分享到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既能欣赏到自己的朗读,又能享受同伴的朗读,让同学们在心灵的交流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堂小学语文课,如果学生不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那就谈不上体会意思,品悟感情。以读促写,读中感悟,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引导工作,进行高质量的范读,用富有激情和哲理的儿童化语言激发、带动学生的朗读需求,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如我在授课《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在朗读课文时,利用多媒体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时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鸦雀无声,随着我的朗读,每个人仿佛亲眼目睹了严监生临死前奄奄一息的样子。此时无需再做过多解释,朗读创设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要表达什么,学生不知不觉被老师的朗读感染了,入情入境,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翻转课堂技术手段把朗读片段音频资料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课后再模仿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一篇篇内容形式各异的课文,我鼓励同学们多次去朗读,以读为本,利用翻转课堂多媒体技术,让同学们互听、互评,评出读得最好的一次,让同学们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朗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学生要在朗读中不断品味、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把作者的情感用我们有声的语言朗读出来,我指导同学们要一遍一遍地在读中感悟,培养出语感,加强文学的情感熏陶,加强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朗朗的读书声,充盈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让课堂活起来,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从情感入手,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提升思维水平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语文课本上的教材大多数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体现作者对社会、人生、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思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活动的反映。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这些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是文情、师情和生情和谐共振的激情课堂。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让学生在学习中對照自己,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教师要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不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情动人,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学生心中,鼓励学生讲真事,诉真情。我曾在教学《父母的心》这篇课文时,把歌曲《母亲》播放出来,当听着“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啊这个人就是妈……”优美的音乐深深打动了同学们。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有的学生已热泪盈眶。一位一向沉默寡言的女同学主动站起来,声音哽咽地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跟父母感情疏远。看到别的同学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心里充满对父母的怨恨。现在想想父母每次电话中关爱鼓励的话语,寄来的一件件衣服、书包。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又体会了多少呢?”小女孩的话深深打动了我,我自责从前对她缺少关爱。同学们听了她的故事也眼中饱含热泪,纷纷向她投去了关爱、鼓励的目光。可见情感共鸣方能产生教学的合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陶冶情操,净化了心灵,让激情充溢语文课堂。
五、从课堂练习入手,丰富语文基础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课堂练习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巩固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果。眼耳过千遍,不如动手过一遍。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忘记。如果仅仅凭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而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动手练习,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成果必将大打折扣。特级教师马芯兰说“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学生只有经过练习,才能巩固知识,达到理解;只有经过练习,才能学习到知识,形成技能。所以要把动手练习视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写字练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对所学习的生字能认识却不会写,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老师一定要加强课堂指导练习,要一笔一划地教,对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字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的清清楚楚。教师要言传身教,认真示范。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写字。教师重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力求做到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还要把字写好,写得端正,美观,整洁。坚持“识写结合,描仿一体”。学生在书写练习的过程中,看到那些杂乱无章的汉字符号,在自己的手底下流动、跳跃,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写字训练时,都表现得很积极。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教师要鼓励大家在写字上进行竞争,成功的喜悦往往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身边的好榜样激发起他们的写字兴趣,当学生得到奖励后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写字练字中去,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动手写字训练中出现的困难和错误,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将写字教学作为一条龙,一以贯之,常抓不懈。通过描仿临相结合,强化练习,能够让孩子习得一手好字,受益终身。
总之,翻转课堂模式下,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教”要有效,且要克服无效的“教”,即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时间内能够学得快、学得好;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学”,掌握更多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会、会学、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善于总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