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笛 周林艳
【摘 要】在汉语口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汉语韵律上的节奏强、音乐美等特点,结合语音修辞手段,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帮助留学生提高语音、语义及语用各方面的准确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韵律语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音;修辞功能;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口语练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始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传统口语教学将注意力集中在读词、练习固定句型上,通常会采用朗读法、图片展示法、游戏法等教学手段,但还是会存在枯燥性输入、“洋腔洋调”等问题,有很多学生读词或词组时发音相对标准,但在语流语篇中就会出现“跑调”现象,甚至会影响书面语使用的自然通顺及地道优美。
語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语言音乐美的体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富有韵律的东西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组合,如叠音、双声、叠韵、语调及节奏变换等语音修辞手段,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和感染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材料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依据的材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学材料对于学习者语言习惯和兴趣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选取语音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材料,完成听、读、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以此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汉语学习者通过寓教于乐的练习方法在感受汉语韵律美的气氛中,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谐音与韵律功能的应用
语音修辞中的谐音就是押韵,在教学中利用语音的和谐关系构成一定的韵律,借助整齐的音响效果,在表达一定意义的同时极大增添练习过程的趣味性,达到语流表达上一气呵成的效果。如押韵、双声、叠音、叠韵等方式:
1.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哥哥让多多,多多让哥哥。都说要小个,外婆乐呵呵。(双声与叠音的搭配)
2.毛毛有一顶红帽,猫猫有一身灰毛。毛毛要猫猫的灰毛,猫猫要毛毛的红帽,毛毛把红帽交给猫猫,猫猫给毛毛几根灰毛。(叠韵练习)
3.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押韵练习)
在练习中绝不能忽视声调的练习,这就需要注意平仄声的搭配,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感受平声字的强烈音感,发阴平和阳平时音高起点高,尤其是阴平需要拉得更长,听起来比较宏亮;而仄声字音感较弱,上声和去声音高相对较低,听起来不够宏亮。在语流中有起有伏,产生抑扬顿挫的语感,在反复练习体会中让这种语感产生自然习得的效果。
4.莲花灯,莲花灯,今天点完明天扔。(以阴平、阳平为主)
5.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一回学不会,再来一回,一直到学会,我就不信学不会。(以阳平、去声为主)
这两种功能非常适合初级阶段的口语练习,谐音练习能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声母、韵母间存在的差异,韵律练习主要帮助学生习得汉语声调。二者结合在反复练习中增强记忆,帮助学生纠正语音错误和发音缺陷,同时打下良好的语音韵律基础,既体会了汉语音乐美感又能提高学生对语音练习的兴趣。
二、节奏功能的应用
语音修辞中通过选择音节的多少和停顿调节话语的节奏。在音乐中一强一弱两个节拍构成了音乐的节奏,汉语的节奏感就类似于音乐的节奏,单音节很难形成抑扬顿挫感,汉语中以双音节词汇居多,体现了汉语节奏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在组词造句时多讲究单音节词之间的组合,双音节之间的搭配,多音节词与多音节词的相结合,通过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让留学生自然地感受并掌握组合搭配与句读,有助于理解句法结构和句意。
整齐的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强调语法结构上形式整齐对称,词性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甚至在音节上要求平仄相对,韵律上也常常要合辙押韵,以此在语气、语势上相同或相连,语音节奏上呈现出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留学生的停顿没有问题,但在整句表达上还是有“腔调”,这是受汉语每个音节自带声调的影响,音节连读时,学生还将关注点放在每个字的声调上,那么在练习过程中,融入轻声和重音的练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二者是形成语流节奏的重要因素,选择一些轻声音节结尾和重读音节结尾相对比的练习,在强弱快慢的节奏中,体会音高、音强、音长的变化。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种功能比较适合应用于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并贯穿整个中级阶段,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发音,开始接触更多的词汇和更长的句子,连读音变现象开始影响他们听说能力的提高。节奏功能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感受汉语长短、强弱交替出现所带来的节奏感,还可以提供充足的词汇,扩展学生的词汇量,调动学生思维,在语篇语境中区分近义词之间存在的语义轻重、搭配对象等细微差异,在日常的实际应用中就可以输出更准确、更地道的汉语句式,避免出现不恰当、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短语或句子。
三、语篇功能的应用
汉语语音的谐音押韵、轻重交替在构成语篇的过程中起到了衔接作用,使语篇具有连贯性,是汉语韵律美的集中体现。朱光潜先生指出“韵的最大功用在于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协调。”如较有代表性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反复回环,浑然一体首尾呼应,韵律上遵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符合诗人感情的起落,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此时运用排比、对偶、层递等辞格,不能仅停留在句式上,要更加注意整篇内容上的入情入理,在体验美感的同时,理解韵律中所要表达出的意味深长之情。尤其是层递,不仅在意义上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地递进,同时也要求音节数相近、音顿明显,在语势连贯的基础上产生出强烈美好的语音效果。
7.成功是一种喜悦,成功是一种轻松与快乐,成功更是一种让人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滋味。(同义词表达)
8.生活是一片海,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生活是一盏灯,时而闪闪发光,时而默默无闻;生活是一棵树,时而青翠茂盛,时而枝叶稀疏;生活是一条路,时而崎岖蜿蜒,时而宽阔无阻。(对偶/反义词表达)
此類功能适合中高级阶段口语练习,在语篇表达中,长短句式搭配使用,韵律上交错变换,恰到好处地让学生体会汉语缓急顿挫、寄情悠长的音乐美感,实现语音修辞的目的。此外,还可以运用双关、谐音,利用词语语义多样、语音相近的条件实现语义和谐音的双关,为语句增加或含蓄或幽默的言外之意,在提升趣味性的同时还会给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篇功能可以充分利用语音帮助留学生加深对长难句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关联性,有助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使用的准确性。
四、风格功能的应用
语音修辞可以体现语言及其运用特点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表现风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表现风格。表现风格的运用适合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对于元音发音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开口呼韵母和齐齿呼韵母音强上的差异,让学生感受主要元音的开口度大小对元音响度上的影响。通常语流中主要元音开口度越大,语句往往越响亮。汉语中元音开口度和响度由大到小排列为:a>o>e>ê>i、ü、u。这种语音表现风格的差异在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汉语语音特征蕴含了音律和音韵美,蕴藏在古今文学作品以及日常交际中,那么,如何让学习者也同样感受、领悟和运用汉语语音的的妙处成为中高级阶段语音学习的新目标。在二语语音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目标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向学生提供一些汉语中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材料,用以进行语音训练。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汉语,培养语感,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比起传统方式的教学效果,以语音修辞功能为出发点进行口语练习,一方面可以体会汉语的韵律语感,从整体上把握汉语的语音面貌,摆脱了枯燥乏味,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知识点,将那些深层的语言规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记忆中。另一方面,汉语教师借助直观性和趣味性的材料讲解练习,在学生反复朗读了解和掌握规律或者特点后,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自然模仿阶段,无论是在口语表达上,还是词语运用上,甚至是成段成篇上,都可以提高其准确性,以达到自然习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44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0
[3]樊笛,周林艳.汉语韵律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验途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3):334
【作者简介】
樊笛,1976年12月,女,汉族,黑龙江省五常县,东北大学副教授,博士,对外汉语教学
周林艳,1980年2月,女,汉族,辽宁省建平县,东北大学讲师,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