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嫣芸?惠丽
【摘要】英语绘本故事具有很好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情节性,十分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同时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在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中,合理设计问题,多设计发散性、预测性、整合性的问题,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化思维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 思维品质 问题设计
绘本故事具有很好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情节性,十分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补充英语教材的不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今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普遍能看到的仍然是教材教学的影子,大多数教师用的是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主要针对的是故事的内容及细节,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拓展性和预测性。殊不知,绘本教学与我们的教材教学模式必定有着较大的不同。只有利用好每一个课堂提问,做有效的问题设计,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问提趣,激活学生思维
1.结合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应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贴合学生的生活,课堂问题设计也应如此,如果一开始的导入问题脱离实际生活,那么学生很难跟教师产生共鸣,也会缺乏思考的兴趣。所以我们设计导入问题时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寻绘本中与生活相关的关键物品和信息,与学生进行对话。
【案例1】
在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绘本The magic pen的教学导入中,学生对于绘本中的关键物品pen十分熟悉,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喜好切入。
T:Do you have a pen?
S:Yes ,we do.
T:If you can buy some special pens,what kind of pens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a pen that can write quickly.
S2:Id like a pen with different colors.
S3:I want a pen that writes smoothly all the time.
...
T:Today Ill show you a really special pen with magic. Lets read a story about it.
2.切入话题,引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绘本教学时,往往很多教师习惯性使用同一类型的问题,比如:What story do you know about?等,这样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无法引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导入问题时,要尽量贴合绘本的中心话题,不同的话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案例2】
在绘本Hondas surprise的教学中,故事的展开是围绕话题Africa展开的,学生对异国的兴趣浓厚但又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导入绘本教学时,设置一个brain storm问题:先通过四个与话题Africa相关的四个谜语让学生猜测出词汇zebra,dessert,coffee,drum,再由这四个象征性问题进行提问:They stand for an area in the world. What area is it?学生通过既有知识猜测出话题,再加上视频、图片的直观感受,对这个话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同时引发了学习兴趣。
3.解读封面,引发学生好奇心
英语绘本的封面包含了许多重要信息,也是学生对这个故事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我们要介绍绘本的题目、人物、图片、作者、插图作者等,但是如果不设置问题,光是教师介绍;或者设置的问题是Whats the title? Whos the author?之类的平铺直叙的问题,很容易把封面解读程序化,流于形式,既不生动也不深入,更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解读封面的过程中,要因文而异,设置一些具有猜测性、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进入这个故事的情境,从而展开之后的绘本教学。
【案例3】
在绘本The singing bird的教学中,该绘本的封面出现了故事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the bird,还有一个是the king。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两个关键人物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猜测可能发生的情节,甚至是简单说一说自己心里构思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把学生带入这个故事,比如:
Q1:How is the bird? What is it doing?
Q2:Whos the man? What is he doing?
Q3: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hem?
學生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掌握了故事的人物及发生的地点,并且预测了人物的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的情节,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也使得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以问引深,发散学生思维
1.预测情节,发散思维
绘本教学之于普通的文本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事的趣味性和多变性,往往在故事情节中设置了trick,这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边学边猜,完全沉浸于绘本故事中。所以教师要合理设置预测性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案例4】
在绘本Hondas surprise中,绘本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在主人公Honda给朋友运送水果,制造惊喜的过程中,草原上的动物们纷纷拿走了篮中水果,本来水果篮里应该是空无一物,但是在最后,朋友却收到了她的水果礼物。在这里,我们可以出示绘本的最后一张图,展示Honda制造的惊喜最终成功了,在这里设置悬念,提问学生:
T:What happens to the basket? How do the fruits appear again?
S1:Maybe the animals give the fruits back to Honda.
S2:Maybe Honda picks other fruits.
S2:Maybe the goat crushes the tree and the oranges fall into the basket.
学生们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猜测,最后教师可以出示绘本的最后2~3页,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再给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在猜测、阅读、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2.梳理语篇,发展思维
绘本故事有丰富的趣味性与文学性,但是可能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故事线索不够完善时,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引导学生读懂主要任务的心理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5】
在绘本The magic pen的教学过程中,故事发展的脉络第一部分比较难理解,也是整个故事的重点,讲述Mr.Big是怎样得到magic pen 又是怎样使用的,在绘本中这些关键情节只有8~11页共四页的信息,所以教师要通过逻辑梳理性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以及人物心情的变化线,比如:
Q1:Why is the pen a magic pen?
Q2:How did he make the ink?
Q3:Could Mr.Bigs pen work?
Q4:What would Mr.Big do with the magic pen?
3.发掘隐藏信息,拓宽思维
当然,许多绘本故事除了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还蕴藏着许多学生容易忽略的隐藏信息。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信息的利用价值,设置扩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引申意义,从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拓宽学生的视野。
【案例6】
在绘本Hondas surprise中,主人公Honda是用篮子将水果顶在头上去见朋友的,这在中国十分少见,学生可能不理解。虽然这点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一个细节信息,设置问题:Why does Honda put the basket on her head?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涌现出许多幽默有趣的答案,虽然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最终是通过一段文化介绍视频来进行解答的,但是在这一过程,学生对这个问题印象深刻,了解了非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国际理解,也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三、以问导究,提升思维品质
1.角色扮演,培养创新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这一环节在英语绘本教学中占据着关键的位置,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表演、创编等环节,结合预测性的问题设置,就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案例7】
在绘本The singing bird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小鸟会唱歌这一特点,创编它与国王之间的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
T:The king says: Come into the cage. What will the bird say ? Guess and act in pairs.
S1&S2 act:
The king: Come into the cage!
The bird:No, I dont like the cage.
The king:Dont worry. I can give you much food.
The bird:I can get the food by myself.
The king:I just want you to sing for me!
The bird:I prefer singing in the tree.
…
2.辨析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绘本故事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者价值观,如果教师合理设置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给学生情感价值,那么学生便能在久而久之中形成辩证性的思考方式,发展批判性思维。
【案例8】
在绘本The singing bird的教学中,关于主人公the king的评价有些模棱两可,也正是这一点可以被教师加以利用,在这里教师设置这样的开放性问题:
T:How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 Is he good or bad? Why?
S1:I think hes good because he let the bird go at last.
S2:I think hes bad because he puts the bird in the cage.
…
学生对这个问题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且也都说出了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设置在这里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表达多元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批判性和辩证性思维能力。
3.整合信息,培养系统性思維
系统性思维是把事物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认识复杂系统的重要思维方式。当然,在英语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Story mountain以及Story map的制作来提升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这样,教师就必须设计一系列整合型问题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
【案例9】
在绘本The magic pen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完整个故事后,利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Story mountain的制作:
Q1:Whats the beginning?
Q2:How does the author build up?
Q3:Whats the solution?
学生根据这三个问题归纳总结文本中关键信息,最终形成系统的Story mountain图片。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中,合理设计问题,避免设计机械化、程式化的问题,多设计发散性、预测性、整合性的问题,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化思维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