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艳 ◇
国务院在2019 年1 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该方案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及现代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依赖社会的评价。十几年来,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以下简称“麦可思”)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为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在内的国内上千所高等院校持续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本文从麦可思公司为深职院2009 届—2018 届毕业生进行的就业跟踪调查总数据中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2018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梳理出与商务日语专业(以下简称“商日专业”)相关的部分,着重从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来归纳其特点、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商日专业十年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尝试探讨高职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期望为高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课程体系的调整、课堂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常规工作提供新的依据。
深职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非常高,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 以上,多次达到100%,商日专业也不例外。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职院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但毕业半年或一年后就业率开始下降,10 年里该项数据处于77%(2015 届)到100%(2011 届)之间,其中2015 届最低(如图1),不仅低于全校水平,也低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同专业水平,导致商日专业在该年度全校的麦可思调查报告中被点名。此外,2012 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也较2011 届同期明显下降,提醒我们思考、分析下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或一年后的就业指标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就业状态,因为这个时间点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当前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在遭遇挫折后,他们有的会主动调低偏高的就业期待,有的会千方百计“充电”以符合岗位的要求,这些都可能影响毕业半年或一年后的就业率。
图1 2015 届各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该数据在这10 年里一直较高,其中2009 届为76%,之后曾有明显好转,一度低至40%,又在2015 届上升到68%,2016 届—2018 届维持在50%左右,总体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同专业的同期水平。
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毕业生主动离职的第一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结合上文中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降低的现象分析,能够看出商日专业毕业生整体上就业稳定性较差、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毕业生频繁跳槽将直接增加企业的招聘和用工成本,当然是企业不希望的,对毕业生自身也易带来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离职率高因为“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或尚未掌握必要的职业规划能力,抑或是缺乏职业适应能力的表现”。①李瑾、程利敏:《探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途径——基于麦可思报告数据》,《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10期,第92-99页。此外,我们认为还与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不高有关:初次就业率高说明学生在毕业前找到工作的几率高;但好景不长,工作一段时间后纷纷离职,出现毕业半年或一年后就业率降低、离职率高的现象。
我们认为还应该多角度、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比如2012 届的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有40%以上在重新找工作;还有一部分在准备创业、职业资格考试或专升本考试。这几种情况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但后续可能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水平。
同时,分析离职率时还可结合“职业期待吻合度”(后文四),因为当前的工作若不符合毕业生的职业期待,离职在所难免。“职业期待吻合度”从2011 届开始统计,起初几年连续低迷,基本维持在30% 至40% 左右。2017 届的47% 较2016 届的30% 提高了17 个百分点,也超过了2015 届的42%,令人振奋。但与此同时,2017 届毕业生的离职率仍高达52%,高出2016 届16 个百分点。这两项数据看似矛盾,实际能够相互佐证:近半数的商日专业毕业生一方面认为当前的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另一方面得益于社会资源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跳槽;或者为追求更高的目标而辞职,如准备自主创业、备考专升本或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等,所以离职率也高。
我们将以上各项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及分析结果运用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并结合毕业生价值观、就业观的变化,及时调整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向,引导毕业生理性地对待未来的职场,鼓励他们追求梦想、保持勇于挑战的积极心态。
各校都非常重视这项数据,因为它既反映了毕业生所学知识的有用程度,也反映了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契合程度。商日专业的此项数据一直偏低,尤其是2009 届低至15%,远远低于全省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同专业的同期水平,引起了学校、二级学院的高度重视。如果该项数据持续低迷,商日专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必将受到质疑,从而可能陷入缩小规模、甚至最终被取消的尴尬境地。
这项数据显示历届商日专业毕业生中都有半数以上从事与日语无关的工作,其原因主要是“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和“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反映出商日专业的培养质量整体上尚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醒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改善、解决。针对“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如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并成长为课堂的主导者、逐步实现“翻转课堂”,专业水平和竞争力也随之提升,以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针对“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我们注意加强职业前瞻教育,引导学生改变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全面认识自己、合理选择工作。当确定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日语岗位的总量减少,比如受时政、经济的影响,或日语人才供需比例失调时,我们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经过数年来的持续努力,2014 届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达到了10 年里的最高值67%,2017 届、2018 届维持在40% 至50%之间。
客观地说,以麦可思公司为代表的调研机构的统计口径和商日专业毕业生相对宽泛的实际就业路径不一致也导致了该项数据的低下:商日专业毕业生除了在日语岗位就业外,在其他不需要直接使用日语、但与商务、贸易、行政、文秘等相关的岗位也比较受欢迎,而调研机构将在此类岗位的就业一律视为与本专业不相关,从而一定程度上压低了该数据。
这两项数据与上文中的几项数据息息相关。前几年的“就业现状满足度”徘徊在50%左右,个别年份甚至低至20%以下,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与当年的就业形势、包括中日关系的变化、两国经济情况的变化有关;主观上与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包括专业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整体素质的高低等有关。当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暂时达不到岗位的专业要求时,只能选择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岗位,从而出现专业对口率不高的问题。或者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对就业岗位和待遇期望过高、造成自身实际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较大差距时,难免对就业现状不满、认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从而导致离职率较高等问题。
对此,我们坚持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多角度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高职院校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日语等零起点小语种专业更存在学习任务重的困难。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辅之以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最终提高就业岗位的专业相关度,我们实行了以下一系列举措:
1.进一步调整、完善课程、教材、任务、项目;
2.最大程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
3.教学组织的中心继续从教师转向学生,逐步实现翻转课堂;
4.教学方法继续向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转变;
5.完善校内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强化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6. 实训环节推进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制定实训方案,针对企业或岗位的需要充实、细化实训内容等;
7.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坚持“专兼结合”:教师“走出去”下企业锻炼、企业专家“请进来”担任相关课程等。
同时,为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不仅通过学生会、社团、义工等团体组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还通过改革授课方式、调整授课内容等方法,在专业教学、专业课堂中融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不仅专业技能重要,这类“软实力”“软技能”同样重要,它们来自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受专业的限制,可以说是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从长远来看还关系到毕业生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发展。我们以此为理念,适度拔高人才培养的目标,使之更具前瞻性。在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其综合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期最终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三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十年来的持续努力终于初见成效,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得以逐届提升,且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17 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82%,较2016 届的63%提高了19 个百分点,也远超2015 届的70%。结合下文五中的月收入进行分析,能够判断出商日专业毕业生客观上就业水平高(月收入高),主观上就业感受好。同时,2017 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为85.6%,在深职院70 多个专业中排名25,作为文科专业、尤其是小语种专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十年来,该项数据几乎一直高于同类院校600 元至1000 元。从年份来看稳中有升,前几年以每年500 元左右的速度递增,一度维持在3600 元左右,到2015 届又猛升到4400 元。2016 届突破了5000 元,2018 届毕业生月收入为5300 元,与2017 届持平,远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同专业,也高于深职院平均水平。
商日专业毕业生月薪较高一方面得益于生源全部来自深圳本地及广东省内各地区,毕业生绝大多数会留在深圳就业或创业,工资水平自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也可见商日专业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体现出深职院“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另一方面,商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虽然存在离职率偏高、专业相关度略低等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若干问题,整体上培养质量较高,在就业迁徙能力方面具备相当的优势,得到了社会、企业的一致认可。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其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①邓莉:《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68-70页。。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都应该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导向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调整专业设置,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要以素质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强化实践实训,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环境、提供服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就是帮助人才供给方顺应人才需求方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供给方,办学要顺应行业、岗位的需求,要着眼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要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要以具备知识、能力、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②陈要勤、陈华胜:《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本文主要从学校的层面,即高职日语专业教学、就业指导等角度提出对策。学生自身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如何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及要求,“点对点”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